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101 出閣河東王(3/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1132更新時間:2019-12-18 00:49:18

    盡管心裏小算盤撥的啪啪響,但是必要的訊息缺失,也讓李潼不能推想全局。比如他奶奶根本沒精力關心他們三王出閣的小事,比如三月下旬武承嗣成功拜相入主鳳閣、讓他沒有了最大的敲詐對象。

    所以接下來的交涉,遠不如他們改封那麽順利。雖然武承嗣拜相後已經不再關心少王出閣的問題,但丘神勣還是不會放棄。

    特別在得知三王厚封之後,雖然之後也有武承嗣托周興轉告苦衷、並保證不會幹涉餘後,但名利場中誰是誰的知己?真要別人說什麽他就信什麽,丘神勣也混不到這一步。

    但少王沒完沒了的在禁中扯皮,丘神勣權勢主要還是體現在軍權上,這種宗王出閣的流程就遠不如武承嗣那麽有能量,不過也還是盡可能的去發力,敦促少王盡快出閣。

    李潼倒是不知丘神勣在外忙碌奔走、填他欲壑的具體情形,在禁中摳搜之餘,當宗正寺派遣官員進入大內采錄他們新的王號譜牒的時候,他順便翻閱了一下曆年封爵記錄,才發現這個讓他感覺挺美的新王號實在不吉利。

    李唐宗室在他之前也有人受封為河東王,是隱太子李建成的兒子李承德,結果不用多想,當然是被他太爺爺李世民給幹掉了。雖然宗籍除名,但還側籍有錄。哪個王八蛋給他選這一王號,估計是咒他不得好死呢!

    不過當戶部地官送來他封國籍戶簡冊時,李潼心中這點不快,轉又蕩然無存。因為籍錄他的食邑民戶,多有高戶,所謂高戶就是富戶,而且很少有一戶單丁的情況,三四丁者不在少數,多的甚至七八丁在一戶。

    所謂丁就是丁男,又稱課丁,即就是獨立的納稅單位。唐代所行租庸調製,宗王食封均分為三,一分入公,兩分入國。即就是食邑中這些課戶的賦稅,宗王封主能收三分之二。每戶丁數越多,所得自然也就越多。

    一戶人家成年男丁越多,家境自然也就越好,很明顯李潼就食的河東就是一個上等的富邑。那真是管你吉利不吉利,有錢就行。

    封爵選邑,職在戶部。這當中水是很深的,雖然食邑戶數多少已有定數,但高戶還是低戶,單丁還是多丁,直接影響到封國收入的多寡。國朝雖有三丁成戶的舊例,但立國多年,執行中又流弊積久,當中可操作空間就大了。

    李潼食邑戶數良好,可見戶部在選錄的時候並沒有加以為難,甚至還隱有示好。

    由此也可見他虛張聲勢不是沒有效果的,畢竟政治上的糾紛往往隻在默契,凡事宣揚於表那就太沒有城府了。武承嗣受困於宰相而不得不給三王美封,他再巴巴跑去戶部說在選戶時加以留難,人家聽不聽還在其次,最起碼這個臉是丟不起。

    時間進入四月,李潼通過扯皮倒是從禁中又摳到不少人、物,像是仁智院慣用諸眾,基本都會跟隨他們出閣定居洛陽。

    除此之外,李潼也聽從李嶠的建議,沒有留用太多吏部小選推薦來的官佐。他還擔心別人在裏麵埋下什麽耳目,留下一些國官、府官的名額位置,也好自己選辟人手。

    另外他還沒有忘記從內教坊討來兩部散樂伶人,其中膀大腰圓的尋橦力士便有二三十個。

    就這樣一直磨到了四月下旬,甚至就連三王在神都坊間府邸也已經選造完畢,實在拖無可拖,中官送來各自告身,三王再赴上閣叩謝神皇恩典,並入叩宗廟告辭,選定吉日,離開生活數年之久的大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