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399 行驛命案(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7470更新時間:2020-05-19 09:34:35

    房融聽到這話,便微笑點頭,對於當下的情形不無樂觀。

    侯思止東來,他舊為長安縣令,當然也是擔心的。可是現在他能夠跟代王殿下參詳機要,隻要代王不倒,他就不需要太過擔心自身,這就是依傍大樹的好處。

    而且在如今皇嗣一係明顯人人自危的情況下,代王這一邊能夠側身事外,而且還有閑情操弄大喜,結緣滎陽鄭氏這一山東名門,也的確是讓人安心。

    “人事糾紛,誠然可慮。但諸事自有門下分領,殿下也無須雜念太多,專注眼下大喜之禮,這可不是餘子能作代勞的。”

    因為心情不錯,房融甚至開起了玩笑。

    李潼聞言後也笑起來:“若諸事都需代勞,八尺筋骨、養成何用!”

    不得不說,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與滎陽鄭氏締結一份親緣的確助益不小。即便不論之後因此衍生出來的什麽人事操作,單單對他身邊群眾人心鼓舞就非常大。

    “陛下親選恩賜,殿下門戶之內添一良助,這對太妃也是一大安慰。人生大事凡幾樁,能定一樁便是生人大功。鄭氏河南名門,近畿顯宗,成此良緣,讓人欣慰,殿下不登堂與眾言歡?”

    聊完一些事情,房融起身準備回堂,臨行前又問道。

    “表兄等自去宴樂,明日還要朝參當直,不敢放浪意趣。”

    李潼聞言後擺擺手,讓人將房融引回前堂,他自己則仍坐在席中,掏出一些書卷伏案覽細。

    案卷上的內容,是府外田大生使人送來有關故衣社的一些進展。

    這裏麵講了兩個問題,第一是故衣社的發展陷入了停滯,從去年到如今,已經沒有什麽大規模的增幅,有的縣鄉分社甚至出現社眾脫籍情況。

    就在此前不久春衣分授時,有的分社甚至大量衣物都無人來領取,即便是有,也遠低於錄籍的數額。

    發生這種情況,一則是李潼有意壓製神都故衣社的繼續發展,他的人事重點放在了西京,神都這裏並沒有繼續加派骨幹,以維持原本的規模為主。

    二則就是朝廷的遷民安置已經步入正軌了,原本臨時聚集起來的遊食難民被打散發入鄉野,新編戶籍。而故衣社眼下的組織構架並不能跟隨變化,由此便造成了大量社眾的脫籍。

    對於這一現象,李潼也早有預料。

    故衣社所以能夠發展的基礎在於大量關中民戶短時間內遷出,已經遠遠超過了政府的組織能力以及地方上的接受能力。

    特別在當時剛剛進行過武周革命,朝堂上因為李武奪嫡而殺得人頭滾滾,宰相尚且朝不保夕,更沒有什麽成熟的安置生民的整套策略,民眾背井離鄉,衣食無著,急迫的要抱團取暖。

    可是一旦當朝堂上最大的紛爭被暫時擱置,整個行政係統再得以運轉起來,效率又遠遠不是故衣社這個草台班子能夠比擬的。

    特別是狄仁傑歸都擔任地官侍郎,主管遷民入籍問題後,不得不說在民生行政方麵真的是有一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