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55 群臣唯望政事堂(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7010更新時間:2020-06-21 03:42:37

    朝內看來,盡管代王一係所主持的漕運事宜有所收效,使得國計度支略有從容。但此事運作仍淺,還需要加以穩定,最起碼也要看過今年的歲收整體增益如何,才能確言究竟成不成功。

    在這樣的情況下,聖皇陛下卻一意孤行,決定出征突厥,而且用的還是那樣一個妖異借口,根本就沒有一個整體的戰略意圖與戰術構想。僥幸或可不敗,但也無從扭轉北方的攻防形勢,根本就是勞民傷財的妄舉。

    狄仁傑相信在朝有識之士也多能看到這個問題,但之所以沒有強力人物出麵勸阻,無非是在事者都失去了就事論事的正直之心。

    諸如眼前的崔玄暐,其人就事鳳閣,深參機要,麵對朝廷明顯的亂政避而不談,卻轉而討論餘者枝節。到底,權力撩人而已。

    如今的政事堂,言則有宰相五人,但夏官尚書王孝傑本職安西大都護,隻是遙領宰相。鳳閣侍郎李昭德本困在西京,也不能從容回朝,發揮出宰相職責。至於在朝這三人,哪一個都沒有擔當國計的器量。

    所以接下來,政事堂肯定是要做一番大的增補調整。這已經是在朝群臣的共識,也是聖皇陛下刻意促成的一個局麵。

    因此政事堂在事者謹言慎行,不敢違逆聖意。而自覺有資曆者也都是心觀摩,希望能一舉拜相。

    崔玄暐如今已經官在鳳閣舍人,同樣也是宰相的後補梯隊。其人之所以言指李昭德,原因也正在於此了。隻要能把李昭德排擠出朝,那麽接下來政事堂已經到了不得不做增補的地步。

    出身河北的崔玄暐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薛懷義此次率軍出征突厥,一定要仰仗河北士情民力。所以,接下來聖皇陛下便極有可能提拔一個河北出身的朝臣進入政事堂擔任宰相。

    因此群臣所以不阻此次出征突厥,一則自然是因為聖皇陛下意圖急切,二則便是宰相勢位的勾引了。

    原本狄仁傑是打算聯合朝士勸阻朝廷繼續增派使者南下,可是由於崔玄暐的發聲打亂,讓在場眾人思計有所偏移。畢竟嶺南流人處境如何與朝局本身並無切膚之痛,人終究是要從自身出發去權衡判斷。

    所以狄仁傑在席中也是越坐越覺苦悶,索性起身告辭。

    崔玄暐將狄仁傑送出家門,對狄仁傑的審視略有躲避,隻是歎聲道:“如今朝局妖氛濃厚,所計不可專注枝節。惟求定勢於中,才可再望諸事悉定。狄公老成謀國,盼能有所體諒。”

    狄仁傑對此也沒有多什麽,隻是點點頭,然後便默然離去。

    回到家中後,狄仁傑將自己關在了書房裏,一直到了第二早朝前,他才從書房裏行出,將一份密封的信件遞給家人,並叮囑道:“城門開啟後速速離城,將此信送往肅嶽軍中的二郎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