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3/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5094更新時間:2020-06-21 18:08:53

    聽完王方慶的建議後,李潼久久不語,王方慶也知讓代王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因此並不催促,隻是耐心等待。

    過了好一會兒,李潼才又抬頭對王方慶道:“左丞此計我會慎重考慮,稍後還要麵聖複命,就不多留左丞了。”

    王方慶聞言後便起身告辭,隻是在臨走之前又道:“若、若果真難決,卑職請往揚州。隻是李某並非能托大事者,歐公入相才堪維持。”

    李潼聞言後點點頭,並將王方慶送出了營外,隻是回來的時候,臉色已經變得有些沉重。

    過去這幾個月,他雖然典兵在外,但與都中也一直保持著聯係,對於當下局麵的形成並不陌生,心中也早已經有了應對的計劃。

    隻是他沒想到,自己歸都之後第一時間迎來的並非武三思之流的壓迫,而是來自王方慶近乎逼宮的建議。當然這麽也不準確,起碼王方慶諸種表態讓李潼也頗有感懷,單單那番計略的陳述已經近乎投名狀。

    不過終究是所處的位置不同,王方慶自以為能夠從容緩圖的計劃,李潼無法接受,也就根本無從采納。

    王方慶是希望能夠將漕運諸事乃至於江南人士未來在時局中的地位與他捆綁得更深刻,但身在李潼的位置上,他也清楚單憑這方麵之力並不足以確保自己進退從容,乃至於插隊成功。

    李敬一在都中的瞎折騰,是讓李潼如今進退兩難的直接原因。這也的確暴露出他根基淺薄的一個弱點,河北大族們向他靠攏,考慮更多是借他成事、而非助他成事。

    如果此前心裏還有一些猶豫,那麽現在李潼更加篤定他所選的一條出路,媽的老子誰都不靠,想幹就幹!

    肅嶽軍午時歸營,到了傍晚時分,有宮使如此傳命召見。在入宮之前,李潼召來狄光遠,對他道:“今次入宮,我將薦狄公為相,若是不成,且如前計。狄郎不必留營,歸家告信吧。”

    狄光遠聽到這話既驚且疑,他父親此前是通過他的手向代王傳遞過一封信件,狄光遠不敢私啟覽細,因是不知詳情。

    可是聽到代王這麽,頓時便意識到他父親與代王應該是達成什麽了不起的共識,於是他便點頭道:“卑職領命,這便歸家拜父。”

    安排狄光遠離營之後,李潼便跟隨宮使往禁中而去。

    一路穿過大內北側幾座城,當抵達玄武門時,李潼便見到羽林軍兩位大將軍都在此門駐守。

    左羽林麹崇裕一如既往的不苟言笑,右羽林武攸寧望向他的眼神則就頗存不善,安平王武攸緒被囚車引回的消息已經在北衙擴散開,這自然讓他們武家人大感不滿。

    李潼向麹崇裕點了點頭,並橫了武攸寧一眼,連表麵的客氣都不再維持。

    禁宮之中七折八轉,當來到聖駕所在的殿堂中時,色已經完全的黑了下來。

    還未入殿,李潼便聽到裏麵傳出絲竹笙歌,及至步入殿中,才發現殿堂裏不獨有他奶奶武則,自家家人與太平公主一家也都在殿中。

    殿中眾人齊齊將目光落在代王身上,寄情各不相同,李潼對諸視線略作回應,然後趨行入前見禮。

    “戎行辛苦,不必拘禮,今日特置家宴,賀兒郎凱旋,快快入席。”

    武則垂眼看著李潼,臉上滿滿的溫和笑容。

    李潼聞言後才起身,又向娘娘房氏與太平公主同定王武攸暨分別見禮,然後才退入自家兩個娘子席中,兩手分別拍拍娘子手背,情意各有體會。

    因為沒有太多雜人在場,這所謂的家宴氛圍倒是不錯,李潼方一入席,二兄李守禮便急不可耐詢問起他此行外事的經曆。

    行軍諸事早有隨軍文職整理成冊、呈報禁中,這方麵李潼也不便透露太多。但除此之外,沿途所見風物人情倒是不乏可,隨著李潼一通講述,在座諸眾也都各自流露出神往之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