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469 喋血宮道,遁地無門(3/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4452更新時間:2020-07-04 15:18:28

    像是現在選出的這幾個人,單從官職來看,除了文昌左丞王方慶是循代王之勢在選之外。餘者幾人,包括狄仁傑在內,統統是寺監出身,三省六部政務要員幾乎無一在選。包括宰相杜景儉,其更為時流所認同的身份並非宰相,而是本職司刑卿。

    這明,在朝士們潛意識心中,對於當下的朝局已經極為不滿,落實在行動上那就是對三省六部政務官的集體放棄!

    至於這幾人身份,楊嘉本、韋巨源都是除了豆盧欽望,關隴人家仍然在朝的代表人物,楊嘉本因為出身聖皇母族的弘農楊氏觀王房、而且還是前宰相楊執柔之後的楊氏大家長,與武氏諸王關係密切、互動頻繁。

    這樣一個班子,怎麽看都有些不靠譜。但狄仁傑苦於在禁軍中並沒有太深刻的經營,也隻能寄望通過群聲議論去修整豆盧欽望所造成的錯誤。

    這其中杜景儉仍在司刑寺還未到場,但狄仁傑卻擔心時間拖得越久,豆盧欽望對南衙的控製力更高,到時候他們隻怕連政事堂都進不去,所以決定七人先行,傳告杜景儉直接前往政事堂參議。

    這時候,被豆盧欽望點名控製局麵的左威衛將軍劉仁景已經率領左威衛眾將士返回鳳閣,眼見狄仁傑一行離開鳳閣,下意識上前勸阻,卻被狄仁傑厲聲斥退。

    劉仁景得令之後便直接返回衛府召集軍眾,並沒有得到政事堂的進一步指示,所以也不敢強阻狄仁傑一行。

    可是已經入守則門的右千牛衛執失善光得到的指示要更加明確,在則門前直接攔下了狄仁傑等人,隻讓他們返回鳳閣外省,等待政事堂的進一步指令。

    狄仁傑等人在則門前進退不得,正極力交涉之際,皇城中街上又有一隊將士向北疾行而來,正是李昭德、崔玄暐等入坊護從太平公主返回皇城,與之同行的還有剛剛被解救出來的嗣雍王李守禮。

    這一行人數有七八百眾,除了千騎百人,還有二王與太平公主府中親事護衛,加上右金吾衛與右監門衛兩衛將士拚湊而成。

    桓彥範在鳳閣被豆盧欽望斥退後,已經察覺事態有變,所以在向唐先擇報信之後,便又轉往道德坊,與肅嶽軍健兒將主趙長興於新中橋南匯合,彼此消息溝通,衝開左金吾衛的圍困將嗣雍王接應出來,轉往津橋時,轉往津橋時,在唐先擇授意下與李昭德等合兵一處。

    及入則門前,眼見爭執的雙方,太平公主使人上前問話,知悉原委後頓時大怒,張口厲聲道:“皇嗣出宮南來,乃家國大事!爾等在朝諸公既然難決,各歸所司,我乃聖皇嫡女、皇嗣女弟,入問家事,你這蕃奴膽敢阻我!”

    聽到太平公主指罵,執失善光一時間也是心緒大亂,他雖然得豆盧欽望所命,不準閑雜人等越過則門,但太平公主究竟在不在此列,則就實在不清楚。

    局麵還在僵持之際,李昭德便抬手示意千騎擺開衝陣。與此同時,桓彥範撥轉馬頭靠近李守禮,抬手指了指與狄仁傑一行站在一處的武重規。

    李守禮見狀,眸光頓時一亮,抽刀在手大聲笑道:“此夜誅殺國賊,居然還有一魚漏網!揀取壯功,正在此時!”

    話間,他已經拍馬衝出隊伍,直向武重規衝殺而去,桓彥範自然率領數員隨眾而去。

    武重規早已察覺到不妙,隻是因為政事堂書令語焉不詳還存一二幻想,此時眼見雍王引眾向他殺來,一時間也是驚慌至極,轉身閃向身側的楊嘉本,口中大呼道:“逆賊加害,觀國公救我!”

    李守禮這一冒失舉動,自然也讓在場眾人驚慌不定,楊嘉本下意識護著武重規向後退去,同時口中大喊道:“未知高平王所犯何罪,雍王竟要刀兵加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