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0章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3/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1326更新時間:2020-07-11 07:59:57

    唐休璟是在朝廷已經放棄安西四鎮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在西域維持住朝廷的影響與統治,並在收複安西四鎮之後接替王孝傑並大敗吐蕃。當其入朝時,已經到了武周後期。

    至於婁師德,功績主要並不體現在對外戰爭的勝利,而是對邊疆屯田模式的探索與經營。武周一朝,財政始終馬馬虎虎,武則在放棄安西後幾番用兵,最終又奪回了安西四鎮,婁師德屯田之功甚偉。

    哪怕一直到了開元盛世,大唐國力達到頂峰,安西、北庭等各邊軍屯田模式仍是在婁師德所締造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哪怕並不考慮以婁師德製衡黑齒常之,單單隻是婁師德的邊務之功,李潼對這樣一個人才也不會無視。

    雖然婁師德是有出將入相的風光,但眼下處境實在不好。因為王城驛凶案,在西京留守位置上被一擼到底,貶作白身,後來又流放朔方,擔任一個縣尉。

    眼下神都朝局動蕩,沒有幾年的時間是恢複不了能夠長期維持的穩定,而婁師德本身就是邊臣入朝,在朝中全無根基,想要複起,幾乎無望。

    武則雖然下令將婁師德貶官,但聽其言中也是不乏慚愧。

    她當然也知道婁師德是被牽連的,可是那一場凶案實在太駭人聽聞,不作嚴懲不足彰顯朝廷威嚴,但在還未調查之前,無論遷怒哪一方,都難免會牽一發動全身,使得騷亂越鬧越大。

    所以刀子也隻能落在沒有什麽根基的婁師德身上,先作震懾,然後再布局摸出大魚。隻是後續事態發展未能盡如人意,到現在即便還想對婁師德作出補償,也已經沒有了那能力。

    聽到李潼已經將婁師德納入自己的計劃中,武則不乏欣慰,然後又道:“如今朝中,遠未可稱歸正。皇嗣雖然歸朝監國,但人事俱已陌生,難作大權獨斷。慎之你眼下不乏從容,的確應該擔當大任,以補皇嗣的不足。

    但西京自有重疾頑症,豆盧欽望自有取死之道,餘者還是不可覷。特別皇嗣親枝雜亂,他本心並無王道在存,乏於禦眾之威……”

    李潼聽著這番話,總感覺還有幾分煽動他跟他四叔對著幹的意思,但他也明白,他奶奶的是一個事實,出了皇權在當下這個世道的不足。

    隋唐帝係是建立在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亂世的廢墟上,而唐代也是從中古時期到近古時期的變革。這個時期的皇權雖然不像東晉與世家共下那樣暗弱,但也同樣存在著很大的動蕩。

    後世許多人講起唐代宮變頻頻,每每論是李世民開了一個壞的先河。但這麽,其實有點忽略曆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唐代的皇權運行,仍有其內在缺陷,頻繁發生的宮變,儲君正常上位的例子微乎其微。

    在唐代,皇權所受到的製約與威脅仍然極大,需要在別的方麵獲得補充。在漢代,承擔這個角色的是外戚與宦官,魏晉時期則是世家,隋代與唐初則是關隴勳貴。

    但其實還有一個角色,與皇權也存在互補作用,那就是儲君。儲君作為皇權的補充,有其然的優勢,但也有回避不聊弊端,那就是皇權本身的獨一無二性。

    唐玄宗時期,對於儲君與宗室的壓製可謂是達到了一個極點,甚至發生一日殺三子的人倫慘劇。

    但是儲君政治作用被剝奪後,外戚與宦官便又露出了苗頭,而且在之後帶來了更大的惡果。特別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跑著跑著就成了太上皇,更明儲君的作用並不是想抹殺就能抹殺掉的。

    李潼想到這些,倒也並不是無聊的思維發散,而是通過他奶奶的這番話,意識到他奶奶對眼下的他有一種期待,希望他能發揮出類似儲君的效果,從側麵補充他四叔皇權的不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