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8章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1/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926更新時間:2020-07-18 08:10:14

    李守禮回了積善坊後,並沒有返回自家王邸,而是直往對街雍王邸而去。

    這時候李潼還在前堂,翻看著王紹宗等人初步編寫的張良媛家世,一邊看一邊直樂。

    名族譜牒其實也並非什麽不傳之秘,像魏晉時期九品官人法,選司常備諸名族譜牒簿書,如果不熟悉這些,甚至都不能擔任選司官員。

    國朝以來,為了壓製這些名族,太宗、高宗時期都曾經大肆修編姓氏錄,諸如清河張氏這樣的家世,也根本不是什麽秘密。

    王紹宗等人雖然並不專修譜學,但身在麟台那樣的閑職有的是時間看書,眼下又不是信息大爆炸的後世,因此對清河張氏譜係也並不陌生。

    這第一版的編寫,便直接將李守禮生母一家家世追溯到了北魏時期。因為六鎮起義再加上爾朱榮河陰之變,張良媛這一支張氏族人被迫離開河北祖地而向關中遷徙,直到隋朝時落籍軍戶,成為折衝府將官,自此便在關中休養生息。

    這一篇傳字數不多,但是引經據典,信息量十足。如果不是李潼心知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單看這篇傳記,怕是真要以為這就是事實,張良媛一家的確是流散在關中的清河張氏子弟。

    但在看完後,李潼還是有一點不滿,因為這一篇傳隻是滿足了他讓張循古叫張良媛姑奶奶的要求,而並沒有滿足讓其家直附定著房的要求。

    眼下清河張氏最顯貴一家,要從北齊時期的張晏之論起。張循古就是張晏之長子張虔威的兒子,而高宗時期的宰相張文瓘則是張晏之次子的兒子,張錫則就比他們了一輩,是張文瓘兄弟的兒子。

    按照王紹宗等人編的傳,早在張晏之幾代之前,張良媛一家便跟這一支分了宗,輩分起來了,關係卻遠了。

    這並不符合李潼要將人惡心一臉的打算,於是便又道:“能不能讓張延與張晏之直接敘齒?”

    王紹宗等人聽到這要求後,不免都是翻了一個白眼,張晏之那是北齊高洋時期的人物,突然在唐世多出這樣一個血脈親近的兄弟,這實在是太難為人了。

    李潼也自覺這要求有點不靠譜,再見幾人如此神情,便幹笑道:“隻要能附在定著,輩分上也可以放寬一下,有勞幾位學士再作一稿。”

    世家大族定著房就是有這點不好,世係記載太清晰,讓人搞動作都搞不起來。但如果不把張良媛一家插在定著房,張氏又不會覺得痛。

    畢竟傳承悠久的大家族,族支實在太多了,平常不見麵,就算論起輩分叫爺爺也隻是眼不見心不煩。他要讓張延一家跟張循古他們年頭年尾總要見上一麵,不喊爺爺喊叔叔也可以接受。

    且不幾人伏案改稿,得知李守禮返回,李潼便轉望別廳相見,聽李守禮講起在張循古家門前的遭遇,滿意的點點頭。

    懸在頭頂的刀那才最嚇人,一刻不落下來,你就猜不到究竟是要砍你腦袋、還是要割你汗毛。

    李守禮撂下幾句狠話就回來,這並不是勢弱,而是在給清河張氏持續施壓。反正主動權在他們兄弟手裏,接下來就看清河張氏是什麽反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