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10章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1/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7200更新時間:2020-07-29 09:02:51

    聽完李潼陳策,李旦也是一臉的若有所思,先是盛讚雍王高義,然後又表示捐舍食邑之事大可不必,至於是否在漠南築城,此事仍須從長計議。

    聽到皇嗣這個回答,李潼一時間也有些無語,他的確針對他四叔搞了許多動作,但這一次所提出的建議真的是私心不大。

    拋開他未來會否當家做主的遐想不提,他們李家這份家業,無論落在誰手裏,控製宗室食邑數也是一個利國利民的策略。

    可他四叔也有自己的考慮,過去這些年,他們李唐宗室被整得挺慘,雖然使得皇統得以穩固在他們一家,同時也造成了皇權頗有幾分孤立無援的現狀。

    初唐之際,終究不是後世宋明有了成熟的官僚階級與體係、許多問題都可以嘴炮解決的世道。就嘉靖那種老仙兒,到了唐朝如果還是老做派,分分鍾都會翻車。

    歸根到底,唐代特別是安史之亂前的唐朝,仍然還是中古世紀那種地域本位的政權結構,並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中央權威概念。

    安史之亂後的中唐,繁鎮割據,便是從中古到近古的一個過渡期,河朔三鎮的桀驁不馴,與江南對中央持續不斷的供血,便是地域本位與中央本位的差異體現。

    中古世紀,君權與臣權的鬥爭仍然非常激烈,這兩者的極致體現便是視人命如草芥的暴君與能夠擅行廢立的權臣。

    這兩種現象在宋以後便越來越少,君王雖然仍難免昏庸,但卻少如前朝那樣暴戾、肆無忌憚的虐殺大臣,臣子或許權大一時,但也絕難淩駕到皇權之上。

    魏忠賢那種大太監如果生活在中晚唐,一個月換次皇帝不帶虛的,可到了明朝,差了一千歲,一紙詔令就能要你的命。

    在朝大臣,多以整個宗族乃至於整個地域活躍在時局中,皇帝一個孤家寡人,怎麽跟人鬥?所以凶悍如武則,也要靠著她武家那群廢物平衡局麵。

    在曆代大一統朝代中,唐玄宗對兒孫的刻薄寡恩那是排名靠前的,扒灰扒的理直氣壯,也是下罕有,十六王宅、百孫院豬圈建了不少,但當被安祿山趕出長安時,也不得不下一道《命三王製》,寄望兒子們能互相製衡的收拾他搞出來的爛攤子。

    李旦這個監國皇嗣,跟孤家寡人也差不了多少。別看此前多有唐家老臣們呼喊著沒了皇嗣、我們也不想活,但當他真正走上前台,跟這些唐家老臣們然就有了隔閡,

    此前營救王美暢,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沒有雍王這個宗室少壯幫忙,他根本就搞不定滿朝臣子們。而雍王過於勢大,對他又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召外軍入直宿衛,本身就有極大的風險,誰知道會不會召進一個董卓來。所以扶植其他的宗室進入時局,也是能夠有效製約雍王兄弟的一個手段,比如他那本就不甘寂寞的妹妹太平公主。

    李唐宗室們在武周一朝過得很慘,幾乎十不存一,李旦上位後於情於理,都該對他們示好拉攏。

    比如朝廷已經在議,主要是散騎常侍薛稷在主張,要把已故吳王李恪的長子李千裏召入朝中統領禁軍。眼下李唐宗室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李恪家族,甚至比高宗李治子孫還要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