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18章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7450更新時間:2020-08-04 00:48:21

    隨著旗令頒下,行軍大總管一眾僚屬也都紛紛登台,立纛於前,旌節斧鉞於後,高台左右各千人為中軍護旗決勝軍,大總管左右五百精卒為廂內親從。後世節度使所謂的牙兵,便是這一部分將士。

    鼓響一通之後,場中眾將士已經各見認旗。鼓響第二通,在認旗的指引之下,諸將各率部卒往各自所屬陣列範圍而去。三疊角聲一絕,諸營已經各自歸陣,乃是最為常見的八卦陣。

    接著中軍決勝軍便策馬衝入陣伍中檢查行列,若有亂列以及仍在奔走不定之卒,則即刻拖出,旗前處斬。不過今參與誓師的軍眾本就是神都兩衙精軍以及各折衝府番上老卒,倒是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三通鼓令之後,將士們都已經悉數歸陣。

    當諸軍各自林立在列的時候,除了軍容整齊之外,還看不出什麽太大的玄機。可是當這戰陣擺開之後,整支大軍諸兵種的搭配便凸顯出來。

    八卦陣乃是攻防一體的中庸戰陣,言之中庸並不是陣法不夠精妙,而是各方麵都很均衡,最能體現出軍隊的離合之法,也是大唐軍隊練兵以及作戰常用戰陣。

    但雖然言之中庸,整個大陣擺開時,仍是殺氣騰騰。

    前陣槍林聳立,為拒馬殺敵,具中則為弓弩手,進行遠程的打擊,在後則為壓陣奇兵,左右跳蕩隊,馬隊則集結在左右兩翼,以保證最高的機動力。

    這其中,前、中兩陣可以前後調整,遇敵則以弓弩手當先,賊入一百五十步則射,賊入近前則以槍林壓陣。賊若破前陣,則以跳蕩出擊,馬軍橫截賊軍,弓弩手與槍兵繼續後撤整隊,層層為戰。

    所謂如果你一層一層剝開我的心,你會鼻酸、你會流淚,你會死無全屍!

    區分兵種的標誌主要是武裝配給,雖然大唐軍械精良,像弓弩刀槍基本都是人人配給,但落實在軍中,仍是有所側重。

    馬軍自不必,人人備馬,裝甲以明光鎧為主。軍中同樣配有閑置馬隊,除了滿足馬軍戰時更換坐騎之外,也用於其他軍種臨時使用。比如跳蕩隊,本身就是且步且騎的軍種。而在擊潰賊軍後,弓弩手也可以上馬騎射追擊。

    奇兵是屬於壓陣的機動力量,在不同時期的武裝也是不同的。像是大唐創業早期,還稱不上家大業大,壓陣的奇兵通常與中軍決勝軍混為一談,一旦敵軍破陣進入肉搏戰後,那也是幹就完了!

    不過如今大唐已經家大業大,奇兵通常是屬於精銳重步兵,後世頗為著名的陌刀陣,往往便設置在這個方位上,作為鐵壁壓陣。即便前陣悉數被破,也能靠著這些重步兵堅守,於後方繼續整軍再戰。

    當然,大軍無論再怎麽精銳,裝備再怎麽優良,也隻是在戰術層麵上提升一定的底線。戰場上須臾萬變,戰爭的勝負是一個係統性目標,如果在戰略層麵上不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再精銳的軍隊也難發揮出所有的戰鬥力。

    校場上大軍一連演示了七八次戰陣的離合變化,總算讓城樓觀望軍容的皇嗣並眾臣們滿意而歸。接著大軍便歸營休整,一些弓弩甲胄等重械統一收繳,由大軍輜重營負責運輸,戰卒們則輕裝開拔,向西行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