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29 生殺之權,不可輕予(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776更新時間:2020-10-01 12:05:04

    別的不,單單黑齒常之作為主將於垂拱年間對戰突厥的時候,就被豬隊友坑得挺慘。至於王孝傑,則就更不用了,熱血上頭莽起來,所謂的戰略配合對他來就是不存在的。

    至於主將要如何處理這一問題,也與各自的性格與處境有關。像是李潼在兵進關西的時候,直接就在藍田縣的藍橋驛砍了幾十人,樹立起其執法嚴峻、軍令如山的形象。

    但黑齒常之如果當時敢這麽幹,且不當時部伍反應如何。後方的李潼哪怕再怎麽信重其人,心裏都要打鼓,你這要上啊?為上者,唯生殺之權不可輕予。

    軍令如山是不假,但處事必須要有彈性,該要如何統率部伍、確保主將軍令威嚴的同時,還能靈活運用部伍的能動性,從而獲取最終勝利,否則名將便不稱名將。

    軍法是死的,但執法的人是活的。賞罰自出於我,恩威自然彰顯,安祿山也是這麽玩的。

    李潼早有當家做主、自立門戶的念頭,所以刑賞分明、不作收斂。但他行事如此,並不意味著就樂意將這一權力分給屬下。

    既然知道了有著這樣的糾紛,該處理還是要處理。眼下全軍大勝,倒也不宜過分苛責眾將。

    略作沉吟後,李潼便沉聲道:“事發於戰陣、了於戰陣,不必結成於入奏朝廷的功表。但爾等諸將爭強觸威,則不可不懲。大軍新勝,不宜刑枷折損士氣。這樣罷,無論朝廷封授如何,我要削減你等違令諸將三成賞格。削減之份,幕府絲縷不留,納於長安故衣社,在朝廷恩恤之外對此場戰事傷損營卒另做撫恤。”

    當時爭強追擊,結果卻遭到吐蕃軍眾的反殺,一些將領直接便戰沒於陣上,憑著主將黑齒常之悍勇無匹的表現激發起將士鬥誌,才得以反敗為勝。

    此時回想起來,諸將也都難免後怕。聽到雍王這麽,有的人自是心悅誠服、甘心領受這樣的懲處。

    有的人嘴上雖然不,但心裏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悻悻不樂,此戰勝果輝煌,可知當時的決定並沒有錯,但雍王卻還計較於這樣的節,讓人心裏有些不舒服。

    李潼見眾將神情不一,便也繼續笑道:“我與諸位,俱名壯此功,彼此也算是情誼頗深,自不會題大做、橫阻你們的前程。所言如此處決,並非引於刑典,而是循情告誡。是否領受,各憑自願。若你等仍在事隴邊,不必因此隙損害長情。但若歸朝入直,我也不會私加責言於狀,令辭相送,喜祝前程遠大。”

    這話便得很清楚,諸將如果仍然願意在隴右接受雍王節製,那就要領受這樣的責罰。但如果不願承受這責罰,雍王也自會嘉言舉薦他們入朝。

    聽到雍王這麽,在場許多將領都起身叉手道:“末將追從殿下帳前,為戰酣暢、痛快殺蕃,不患功途,甘受此罰。”

    但也有一部分將領不乏忐忑的表態道:“離國經年,鄉訊渺遠,能效勞於殿下教命,末將亦倍感榮幸。但思鄉心切、盼能歸國……”

    入朝擔任禁衛值宿,對邊將而言也是有著極大誘惑力的。

    終究人各有誌,李潼也沒有施加阻撓的必要,一邊口頭上勉勵這些選擇歸朝的人,並表態等到功狀擬成之後會先給他們過目一番,以示無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