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30 擴地千裏,兵指海西(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560更新時間:2020-10-01 21:51:13

    既要在渴波穀維持必要的影響力與戰鬥力,還要節省遠駐成本並降低風險,以胡製胡算是一個折中之計。

    青海此戰更加劇了欽陵內憂外患的處境,原本在其統率下的吐穀渾諸胡肯定也是人心惶惶,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打起吐穀渾故主的旗號來,自然能夠更加分化削弱欽陵的力量。

    而且,讓吐穀渾那些亡國之餘頂在前方,大唐便可以繼續深入經營開發九曲之地,使其地成為繼隴右之後一個新的進取基地。

    至於吐穀渾王族願不願意,這不在李潼的考慮範圍之內,大唐養了你們這些年也算仁至義盡,不回來那就去死。

    接下來,李潼又與黑齒常之討論了一下隴右擴軍的問題。此戰大唐擴勢直抵大非川,所需要防控管理的區域大大擴張,像河源軍不足兩萬的編製肯定大大的不足,擴軍勢在必行。

    李潼打算在隴右增擴二十軍、八萬人左右的規模,後續再酌情增加。在沒有徹底解決吐蕃這一邊患之前,隴右起碼也要保持十萬人的常備武裝力量。

    這一部分擴軍,便不再依照此前的府兵編製,而是直接因地建編、各設番號。這也意味著一旦這支大軍建製成型,將不歸於洛陽朝廷,而是由長安幕府進行統領,讓李潼隴右諸軍大使的官職更加的名副其實。

    當然,擴軍計劃雖然宏大,但也很難一蹴而就,單單卒力的征發以及後勤的維持便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在今年這段時間裏,先將隴右軍力擴張到五萬人左右,讓長期屯戍河源的河源軍老卒們得到較長一段時間的休養。

    這樣一個規模要達成雖然也同樣不輕鬆,但努力一把還是大有可能的。青海這一場大戰,隴右雖然投入極大,但斬獲也頗豐。

    吐蕃拖家帶口的後勤作戰方式,讓唐軍在後續的追擊繳獲中大得便利,所俘虜的蕃人以及諸胡部伍達到了三四萬人之多,雖然其中青壯卒力占比不大,但也是一筆可觀的勞動力。

    除此之外,便是大群的牛馬了。講到儲蓄豐厚,駐守青海的吐蕃主力又遠非細封部可比,唐軍這半個多月的追擊,除了一些零星戰鬥之外,大多數時間都是用在了收繳那漫山遍野的牲口上。初步估計,單單牛馬之類便起碼有十數萬頭之多。

    哪怕這些畜力隻能保留下來一部分,剩下的隻能宰殺剝皮食用,也是一筆頗為可觀的物資。一旦這些物資盡數運回隴右,足以讓隴右近日稍有沉寂的榷場再次沸騰起來。

    其實若僅隻這些收獲,在隴右這個環境而言,戰爭的投入與直接收獲並不成正比。可當國中商貿通道打通之後,諸多繳獲都能快速變現,這筆賬算起來也足以讓人眉開眼笑。

    就在隴右各方都在展開轟轟烈烈的戰後建設的時候,西域方麵的戰況也傳來了消息,王孝傑於西域大破進犯的吐蕃軍眾。

    兩場大捷合成一道捷報,自隴右馳驛傳往神都洛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