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392更新時間:2020-10-04 10:29:54

    鄭融這一通發言,頓時又讓政事堂氣氛變得古怪起來,此前各種針鋒相對的嚴肅為之淡化,許多人望向鄭融的眼神都不乏豔羨之色。

    皇帝李旦聽到鄭融這番話,一時間不免神情複雜,心裏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公事方麵,我對此並沒有什麽發言權,但你一定要問我的意見,有此親緣我已經萬事皆足,啥都給他我也願意。

    這番話正暗指薛稷所論,雍王身為唐家宗室,這並不是對他封賞刻薄的理由。如果皇帝陛下真的看重親情,雍王創此大功的情況下,更應該加重褒獎。

    鄭融作為雍王的正牌丈人,本身在眼下的政事堂中勢位雖然排不上號,但其人既有發言,卻是誰都不敢輕視。

    隨著鄭融發言完畢,宰相陸元方也站起身來,開口說道:“民間尚有積穀備災、積貨備事之論,雍王殿下此番用兵青海,無費朝廷絲縷之用,單此一節,已可稱功。更於青海痛殲蕃軍,揚我國威、安我邊情。

    用此一士,內無重耗而外有重功,如此士才,臣所不及。雍王功則威壯,才兼宰輔,朝廷西事委之,定亂於關輔,逐胡於河曲,殺蕃於青海,成人所不能、創事於艱難。論之功量幾許,實在是本末倒置,唯量用幾何能盡才器,才是益國益家的大計!”

    陸元方這番話講完,已是滿場寂然。在聽到這番話以後,眾人也才猛然意識到,討論雍王青海此功的確是意義不大。雍王西進不久,已經做出了這麽多的事跡。

    其中每一樁,對於剛剛經曆過政變風波、朝局初定的大唐而言,都能讓人為之頭疼不已,一旦處理不好,便能讓國事糜爛。

    可是從雍王西行之後,朝廷對於陝西事務幾乎沒有什麽過問,但雍王卻能將之處理的井井有條。而在這個過程中,朝廷也完全沒有給予什麽援助。

    如此一通細思之下,眾人才意識到一個問題,眼下的雍王對朝廷可以說是萬事不求,但朝廷若沒有了雍王則萬萬不可。單單雍王如今所擁諸權柄,朝廷哪怕派遣三五名有才誌士,怕也難以完全接手過來,且能做的與雍王一樣出色。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一些朝臣才漸漸意識到為什麽今日議事伊始,氣氛就顯得這麽古怪。

    本來慣於韜光養晦、諸事不爭的狄仁傑居然搶先發言,對於隴邊功事多有哂薄之論。至於宰相崔玄暐,態度則就表現的更加明顯,其對雍王惡意滿滿,幾乎還超過了目下時局中最憎惡雍王的一批關隴勳貴。

    李昭德先作辭言,然後才針對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樣也大悖於往常的行事風格。

    至於雍王一係的官員們,任由朝臣爭論,卻一直沉默以對,不作爭辯。原來包括潞王的提前退場,都是有恃無恐的底氣滿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