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616更新時間:2020-10-09 21:39:32

    而且南衙諸衛將官與朝士利害糾葛深刻,沒有這樣的關係便坐不到這個位置上,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後,又因為這樣的關係而不能專心宿衛、不理其他。

    大將戰時統軍出征,閑時在朝宿衛,這樣的模式安排看起來比較合理,不會出現魏晉南北朝時期那種擁兵自重的方伯悍將。但與此同時,也就讓軍事係統不夠純粹,會受到方方麵麵的利益糾纏與滲透。

    所以大唐立國以來,與皇帝關係更加密切的北衙親軍便在不斷的擴大建設。高祖、太宗時,大唐軍事還以南衙府兵為主。可是到了高宗時期,北衙擴軍的步伐便加快了許多,左右羽林軍的建設更是一個質的變化。

    武則天臨朝後,能以女主當國、武周代唐,單純從軍事角度而言,就是北衙已經完全具有了與南衙分庭抗禮的實力。特別在武則天高超權術的應用下,對南衙軍事的分割、取舍,使得南衙局麵更加糟糕。

    李潼雖然猜不到他四叔具體的思路與方陣,但通過王孝傑受召回朝一事,倒是也能略窺端倪。

    首先,王孝傑是戍邊大將,更因收複安西的大功而穩居大唐軍方的第一人,如今更歸朝擔任宰相,對於眾多戍邊將士自然就有著極大的榜樣性。可見李旦對於戍邊將士是有著不小的期待,希望能夠招引其中一部分入朝宿衛。

    這一想法也是中規中矩,邊軍久經戰事磨練,戰鬥力是要穩穩超過中央禁軍。李潼也是這樣的想法,此前還下令諸路督軍使征召卒力拱衛長安。

    為上者如果對宿衛軍隊的戰鬥力有了極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局麵不夠平靜,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了一定的威脅。

    李潼感到威脅的,是擔心那些關隴勳貴們跟他玩險的。至於李旦,估計就是潞王李守禮為首的一幹守衛上陽宮的左羽林將士們,讓他感覺寢食不安。

    大唐疆域擴張,但府兵製度卻已經形同虛設。雖然在邊地也因地製宜組建了一些類似河源軍這樣有別於原府兵係統的存在,但邊軍整體上還沒有形成穩定的製度與規模。起碼眼下這種狀態,並不足以讓朝廷立足於此,製定一個可以穩定運行的輪戍輪宿的製度。

    所以在陝西道大行台創設之後,朝廷對於陝西道所屬十幾萬大軍基本就是不聞不問的態度,任由陝西道大行台自己折騰。

    並不是說朝廷沒有預見到這十幾萬大軍對陝西道大行台的勢力增益,甚至很有可能這十幾萬大軍就是未來大行台倒逼朝廷中樞的基本力量。

    可他們就算預見到了,也根本沒有辦法解決這一問題。是直接就地解散甲伍,還是大批的征召入朝?

    如果就地解散陝西道大軍,這無異於將整個陝西道地區拱手推讓給邊敵諸如吐蕃、突厥之類。誰敢下這樣的命令,誰就是千古罪人,哪怕皇帝李旦也不例外。

    如果大批的召入朝中,大軍開拔、沿途耗用該要怎麽合計調度?這些軍伍的忠誠性又該如何保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