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2/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370更新時間:2020-11-04 15:02:01

    王無競既然不拒他的贈送,喬知之便也笑納其人所贈二奴。而且他今次將要再赴邊用,身邊有這樣的勇士聽用,也的確正合其宜。

    聽到二人這番對話,席中又有人奇道:“朝廷已有敕書授達,召左司入南省擔任郎官,怎麽左司又要遠事磧西?”

    磧西即就是西域的代稱,大唐攻滅東突厥的關鍵一戰便發生在磧口,磧西即就是磧口以西的廣大區域。

    聽到客人如此發問,喬知之便歎息一聲:“朝廷所用非我所願,與其赴都擔任一個清貴詞臣,我更願重揀父輩故誌,巡狩邊土,以報國家。雍王殿下知我有此誌向,日前加我北庭督護一軍,京中人事安排一番後,便將要北行。雖然不能在京中長會諸友誠是一憾,但華發生矣,恐時不我待。”

    喬知之除了出身國戚門庭的顯貴之外,最為世道知名還是文名風流的詩辭之才,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隻是一個唯知狎妓唱詞的清貴閑人,本身還是頗通邊務的。

    這方麵一者來自於家傳,其父喬師望本身便以邊務著稱。像早年大唐在討伐東突厥前夕,聯合薛延陀這一重要的外交行動,便是由喬師望負責。之後大唐攻滅高昌,喬師望更擔任了第一任的安西都護。其所持節冊授的薛延陀,最終也是由喬師望典軍攻滅。

    所以喬家也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貞觀武勳門第,喬知之有此家世,自然也是有此誌向,希望能夠重複祖輩輝煌。

    但是高宗一朝,天皇不喜關中勳門,喬知之也遲遲沒有投身戎旅的機會,隻能以文辭混日子。一直到了垂拱年間年近五十,才以隨軍禦史的身份跟隨大軍平定鐵勒諸部的叛亂。

    這一戰雖然打得頗為漂亮,但是因為行軍總管劉敬同與大將王方翼交情不淺、並在不久後受到了王方翼的牽連,使得此戰未能正常述功。歸京之後,喬知之也隻能繼續投閑置散。

    也正是在閑置都畿的這段時間裏,喬知之有幸結識了雍王殿下。最初是被雍王殿下那令人驚豔的才情所吸引,但隨著接觸越深,越發覺得雍王殿下乃是宗家不可多得的雄才。

    之後雍王殿下一係列的事跡壯功也印證了喬知之這一看法,所以在青海大勝、行台創設,朝廷還在糾結於該要如何對待行台的時候,喬知之便辭了神都朝廷的官職,直接返回西京投入行台。

    因為出身國戚門戶,本身有不乏清聲,於士林中頗有譽望人脈,盡管喬知之沒有參加朝中銓選,但朝廷還是製授其為南省郎官並加直殿學士。

    不過麵對這一授命,喬知之並沒有太大的動心,他知朝廷所看重無非他在士林中一點薄譽,這樣的任用雖然清貴有加,但終究不是他的夙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