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87 九曲為聘,吐蕃略土(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6294更新時間:2020-11-04 21:28:17

    但且不說李潼對欽陵這一孤立之計收效多少,諸胡酋首們明顯更關心欽陵方麵的喊話,別管有沒有聘禮,獻女獻的歡快。畢竟就連吐蕃都這麽做,他們這麽做也不丟人。

    李潼雖不乏為國捐軀之誌,但見那諸胡娘子軍們蜂擁而來,也是不免大感頭疼,以至於有關黃河九曲的一些防務調整都沒來得及親自主持,便又忙不迭返回了關中。老子雄軍巨萬,向直而取,怎麽能做哈布斯李!

    至於今天前來曲江,也不隻是單純忙裏偷閑的消遣,而是為了接待一位來自神都的貴客。

    如今李潼的身份地位,整個大唐國中值得他親自接待的貴客也是屈指可數,不過這一位神都來客倒也配得上這個待遇。

    來人倒也不是生客,乃是武周年間跟李潼一起並稱李唐宗室兩大舔狗之一的吳王李恪長子李千裏。

    在李唐宗室大規模遭到迫害,特別高宗李治子孫除武則天血脈之外幾乎已經蕩然無存的情況下,李千裏作為李恪的嫡長子、太宗之孫,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宗家耆老。

    哪怕李潼再怎麽托大,對於李千裏的到來也必須要加以重視,親自接待乃是本分。更不要說,他跟李千裏之間還有一種近乎同誌一般的默契。

    李千裏並不年輕,年近五十,至於實際年齡則看起來更大,臉上頗積皺紋,須發已是灰白摻雜,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蒼老一些。

    但其相貌看來,仍然不失清臒端莊,可見基因不錯,年輕的時候大概也可以厚顏問上一句雍王與我孰美。由此可以推想其父李恪當年該是風采不俗,但終究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玩弄。

    昔年李家兩大敗類,如今相會於西京,倒是沒有什麽惺惺相惜的感覺。一則在於彼此身位權勢相差懸殊,二則就在於李千裏今次前來西京所負使命。

    神都革命之後,流散各方的李唐宗室陸續歸都,也都各自得到了朝廷的撫恤授任,甚至有的人已經身居宰輔之位。

    但李千裏並不屬於收益之列,畢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由於態度積極,李千裏在武周一朝混得並不差,非但沒有遭到什麽迫害,反而還曆任州府長官,是真正能夠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員。

    神都革命後,李千裏雖然也受召歸朝,但僅僅隻虛領一個散騎常侍的散銜,甚至都沒有實際的官職授任。而且如今其人的封爵也不是嗣吳王,僅僅隻是一個李潼都不知封邑何在的鬱林郡王。

    不過今次李千裏前來長安,倒是加了一個少府監的官職,至於其使命,則就是來催債的,向行台催討從去年就該解運、但至今都沒有蹤影的去年秋賦。

    所以於情於理,李潼都該鄭重接待一下李千裏。雖然說從古至今,欠債的才是大爺,但麵子功夫總要做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