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48 貪功如命,視死如歸(3/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8202更新時間:2021-08-28 21:21:27

    沙棘嶺疑似失守,仿佛一記重錘重重的砸在韋東功心上,情緒激動之下,喉結也在頻頻的顫抖著,又過去十幾息的時間後,他才用沙啞的語調吼叫道:“傳令諸堡,不要再與敵軍糾纏,即刻回防牛心堆!鼓令之內不能返回者,殺!”

    沙棘嶺的失守,給韋東功帶來巨大的心理震撼,不僅僅因為此處距離牛心堆近,更在於他心中深知沙棘嶺地勢之險峻,在周遭所設置的所有烽堡據點中都名列前茅。就連沙棘嶺都這麽輕鬆的被唐軍攻破,其他那些遭受進攻的據點情況必然也是堪憂。

    與其再戀棧那些據點而分兵於外、被唐軍各個擊破,不如將分散各處的人馬集中於牛心堆,確保牛心堆的安全,再向後方進行求援、爭取能夠防守更長的時間。

    隨著韋東功一聲令下,牛心堆烽堡上頓時便升起一股遠比別處更加粗壯的濃煙,在熱力的鼓動之下滾滾衝向天空,同時渾厚的鼓聲響徹山間。這是最高等級的集結令,一旦發出這樣的軍令,區域內的蕃軍無論在做什麽,都必須放下一切向牛心堆集結。

    交戰以來,唐軍對於蕃軍的號令係統也頗有了解,隨著牛心堆大營號令傳出,唐營中也有了新的反應。

    一路千數名兵眾簇擁著前軍主將郭知運自大營中行出,徑直行向牛心堆下方的防線,隔著蕃軍所挖掘出來那道深深的壕溝擺列陣勢,並且架設起強弩等重型的攻殺器械,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牛心堆範圍區域極大,區區千名甲卒即便拉開陣勢,必然也是單薄脆弱,甚至都禁不住對麵騎兵一輪的衝鋒便要告潰。唐軍這樣的舉動自然是目中無人、張狂至極,但此時坡上那些蕃軍早已經惶恐不已,自主將到小卒完全沒有心情理會唐軍再次的挑釁。

    “敢有翻越溝壑者,一概射殺!”

    郭知運好整以暇的下達軍令,同時策馬遊行於單薄的兵列後方,視線望向那些狼煙翻滾的山嶺,嘴角已經掛上了得計的笑容。

    戰爭中形勢雖然波詭雲譎,但總有一些根本的元素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韋東功最開始猜測唐軍大營中隻是虛張聲勢、並沒有太多的兵力駐紮,這一點是沒錯的。

    眼下郭知運所率領的這千數名卒眾便是唐軍大營中的所有兵力,雖然大營中看起來還有其他的卒力集結,但那都是紮營勞役的役卒充當,戰鬥力非常的低微,僅僅隻能擊鼓吹角、扛旗遊走,實實在在的虛張聲勢。

    沒有充足的水源維持,唐軍大隊人馬一進一退都受到了極大的製約,除了那些分派進攻蕃軍各處據點的人馬之外,大營中實在難以再駐紮更多的人馬。

    所以眼下唐軍也確實是傾巢出動,如果剛才那些試探的蕃軍真的衝到大營近前,那麽唐軍大營的空虛自然會被一眼看破,而郭知運能做的也隻有棄營後遁,憑這千數名卒員實在難以守住大營。

    可是蕃軍終究沒敢試探到底,那麽現在隨著底牌掀開,自然就到了郭知運耀武揚威的時刻。

    當然,郭知運率眾逼近牛心堆,也不僅僅隻是為了繼續挑釁蕃軍,還是為了防止蕃軍狗急跳牆,從山坡上衝殺下來。

    千數卒員看似數量不多,但卻攜帶了充足的弓弩等遠程武器,蕃軍的拒馬、壕溝等防事,現在則就成了唐軍的堅固防線。隻要坡上蕃軍膽敢靠近此處,便要遭受猛烈的勁矢射殺!

    防線拉起後,後方大營中那些役卒們分發的旗幟、鼓角等器物也都被收繳起來,繼而便驅趕著許多牛車、馬車從大營中駛出,車駕上則捆綁著眾多的木桶、陶罐等器皿,沿著平野向牛心堆周圍的山嶺而去。

    蕃將韋東功認為唐軍難以大舉來犯,這在正常情況下的確是沒錯的。但眼下唐軍仍然投入數萬戰卒,向蕃軍十餘處據點一起發起了進攻,這就是因為郭知運擬定了一個“飲馬敵營”的策略:大軍不再顧慮是否有足夠的水源補充,隻要攻下那些敵營據點,這些都將不成問題!

    赤水源雖然是區域內重要的河流,但卻並不是唯一的。此間山嶺之間還存在著許多的山澗泉眼,雖然唐軍因為客軍作戰的緣故、對此做不到了如指掌,但蕃軍駐守設防於此,自然要己方的用水需求。

    所以隻要盯準了蕃軍那些據點進行攻打,隻要攻克這些據點,水源所帶來的製約即便不能完全化解,必然也能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

    此間雖然地域廣闊、戰略縱深極大,但當雙方爭奪的目標鎖定在水源這一項,那就是真正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郭知運有膽量孤注一擲,分遣各路人馬同時向所有已經查探到的蕃軍據點發起進攻,但蕃軍卻沒有膽量依托業已構建完整的防線嚴守、從而擊退唐軍的洶湧進攻。孰勝孰負,自然分明!

    隨著那千餘名唐軍士卒借助蕃軍牢固的防線、將坡上蕃軍牢牢的堵在山坡上,運水的車隊便可以肆無忌憚的在平野遊走,駛向那些被陸續攻打下來的水源地。

    此時的坡頂上,眼見唐軍擺出這樣的架勢,韋東功終於後知後覺的洞悉到唐軍的所有意圖,自是心情抑鬱、麵若死灰。可是現在諸軍向牛心堆撤回的軍令已經下達,各方防守人馬離心已生,即便再改變軍令也已經於事無補,隻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