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54 不負祖宗,不負蒼生(3/4)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0678更新時間:2021-08-28 21:21:29

    李潼身在鄯州大後方,竟日沉迷於帝國版圖的擴張與經營中,甚至就連諸胡進獻的胡姬佳麗都無暇享用。女人隻會消磨我的誌氣、掏空我的身體,隻有征服才是更高層次的享受!

    當時間進入到了六月初,前方戰報終於傳回:唐軍大獲全勝!

    “大軍西進以來,陣斬蕃軍五萬有餘,俘獲吐蕃並諸胡十一萬眾……積魚城一戰,殺敵三萬餘眾,俘虜七萬餘,繳獲牛馬牲畜近七十萬,器杖不可勝數……”

    跟隨報捷的使者同歸鄯州的,還有身在海東負責後勤的宰相劉幽求。劉幽求手捧戰報進奏聖人,神情激動,語調高亢,頜下那已經殘留不多的胡須更是顫抖的通電了一般。

    大勝!實實在在、不打折扣的大勝!

    李潼聽到這一樁樁戰報,有心學一學東晉謝安、雲淡風輕的來上一句小兒輩已破賊,可是喉結抖動片刻,終究還是沒忍住,揮拳重重的砸在案上,口中則大笑道:“壯哉吾軍!此日之後,我與諸卿可以豪言,不負祖宗、不負蒼生!”

    眼見聖人如此激動,劉幽求也忍不住的熱淚滾滾,並其餘一同入拜的官員們大禮拜下並高呼道:“社稷不墜,唐業中興,聖人功造偉極!臣等幸矣,驥從雄主,沐此殊恩,留名壯史……”

    隨著群臣殿內作拜祝賀,聲浪逐漸向外擴散,外間守衛的禁軍將士們也無不歡欣呼喊,一時間整個鄯州城都沐浴在這慶賀大勝的聲浪海洋中。

    李潼端坐席中,閉上眼傾聽著內外群眾的歡呼,心中也在品味著這勝利的喜悅。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睜開了眼,微笑著說道:“大軍尚未班師,暫不必恣意慶祝。戰後仍需妥善收尾,決不可浪費此番壯盛,歸朝之後,朕與卿等、與萬民同樂!”

    殿內眾人聽到這話,也都暫時按捺下心中的狂喜,調整心態,準備投入到接下來的收尾工作中。

    “可惜、可惜諸軍已經圍困積魚城,卻仍沒能將蕃主生擒……”

    劉幽求又將那戰報露布瀏覽一番,忍不住的扼腕歎息道。

    李潼展開那詳細的戰報閱覽了一遍,才知道大軍攻入積魚城的時候,蕃主已經棄城而逃。盡管之後大軍即刻派遣人馬追擊,且在最初也找準了蕃主的逃亡路線,可最終還是追丟了,隻能無功而返。

    原本蕃主最佳的逃亡路線應該是循積石山出逃,投奔西康而去,在那裏整頓後路部伍,結果卻不知什麽緣故,逃出積石山後,蕃主並沒有前往西康,而是徑直折轉向西,投羌塘而去。

    按照在積魚城投唐的讚婆猜測,極有可能是蕃主的逃亡隊伍發生了分歧,又或者蕃主不相信留守西康的山南軍隊,擔心會受到這些山南人馬的挾持,所以才繞過西康,要返回邏娑城穩定局勢,防備各方的反噬。

    李潼對吐蕃內部的形勢雖然了解不如讚婆那樣詳細,但身為一個君王,他是很能代入蕃主眼下的心境,覺得讚婆的猜測應該比較符合事實。

    沒能在積魚城生擒蕃主,李潼自然有些遺憾,這狗東西跑的實在太快,居然還要麻煩他再往邏娑城派軍。不過對於是否生擒蕃主,他也沒有什麽執念,甚至在他心裏,蕃主的生死還不如欽陵這一條命重要。

    而且,如果讚婆的猜測接近真相的話,那麽在積魚城留下蕃主,反倒不如放這個喪家之犬逃亡回國對大唐的利益更大。

    讚普雖然是吐蕃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但在實際的情境中,讚普的生死對吐蕃整體的影響也沒有想象中大。

    畢竟就連威望強如鬆讚幹布,其人的英年早逝也沒有造成吐蕃的一蹶不振。而且從鬆讚幹布死後,吐蕃幾乎也沒有正經的王權在位。所以想要通過幹掉吐蕃讚普造成吐蕃國中大亂,也不必寄予太高的希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