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7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2/5)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12660更新時間:2021-11-05 09:58:33

    宗王入司辦公,人情關係該要如何處理是一大問題。本身爵秩極高,甚至都遠遠超過當司的主官,但職位卻又在下,平時相處無論是恭順親近、還是倨傲禮慢都有些不妥。

    臨淄王倒是很有折節下交的氣度涵養,但交際總是雙方的態度決定,別人不肯親近,他也沒有什麽好法子。

    去年秋裏他得補進入鴻臚寺任職,對同僚們態度也算彬彬有禮,署中下官還倒罷了,隻要安於所事、聽從指揮便沒什麽了。

    可是直堂的大卿鍾紹京以及少卿史思貞,對臨淄王的態度則就有些疏遠冷淡。

    這兩人皆是聖人的潛邸故員,鍾紹京更曾短暫拜相一段時間,李隆基雖不至於逢迎求好,但也不想同僚關係搞得太僵。幾次嚐試都被冷淡相待,於是便也不再刻意交好,隻保持著見麵點頭與官事溝通的往來。

    不過今天情況有些不同,史思貞坐定之後過了一會兒,主動抬頭望向臨淄王笑語道:“大王此際應在饒樂公邸歡聚,莫非奚奴慳吝,邸中設席太薄、不能留客?”

    奚王隻是民間的俗稱,李大酺在朝正式的封爵是饒樂郡公,據說今年入朝將會升爵一等,但也達不到封王的程度。雖然在眾胡酋中也算是一個風雲人物,但在真正的立朝大臣眼中也不算什麽,私下對話直接稱之奚奴。

    李隆基聞言後便微笑回答道:“奚酋善交際,賓客滿華堂。小王在或不在,無損人情的熱鬧。與其在座浪費時間,不如歸衙審視事務。”

    史思貞聞言後隻是點點頭,不再多說什麽。鴻臚寺本就不是什麽事務繁重的要司,最繁忙的時候隻是年節前後,迎送接待諸方入國進賀的番部賓使,眼下時令已經入夏,又哪有那麽多的衙務忙碌。

    臨淄王匆匆歸衙,當然也是為了吐蕃入使事宜,想要深入參與進去。

    這件事必然會是接下來鴻臚寺最重要的一樁事務,不同於已經政事堂一遊、地位隱有超然的大卿鍾紹京,史思貞也是上進心不減,當然也想在此中有更多的表現,以期上進,與臨淄王之間便有了一種淡淡的競爭氛圍。

    因史思貞主動搭話,李隆基便又繼續說道:“今蕃國再次遣使通訊,依史少卿所見,其使入國將要作何請求?”

    “無非重敘舅甥舊情,懇請我國垂施眷顧,或要厚顏求親。”

    史思貞聽到這問題後便冷笑一聲,轉又說道:“這些蕃胡,計謀淺陋但卻欲念熾熱,強時桀驁不馴,弱則屈膝乞活,所趁唯我天朝仁慈,才能保有一線生機。”

    如今大唐國力雄壯,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對諸胡都有幾分輕視的意味。民間各種雜說不必多論,但真正立朝之士就算心存輕蔑,也都不會過於直白的流露出來。

    但史思貞卻是一個例外,無論在公在私,在對待胡事問題上,他都是一個堅定的硬派進取人物,並不希望對諸胡過於縱容。

    但是恰恰的,史思貞正是一個胡人,他正是東突厥王族阿史那氏後裔,這一番貶胡的論調從其口中說出,總讓人覺得有些違和,感覺有些怪怪的。

    可這種態度其實也屬正常,史思貞家世也算累事數朝的顯宦,其祖父阿史那忠在貞觀年間生擒敗逃的頡利可汗投唐,憑此大功得立朝堂。

    祖輩就是賣親戚起家,到了史思貞這一代自然更加的沒有心理負擔,或者說他們內心裏已經不再承認自己是胡人,從裏到外都是真正的唐人,甚至要對以前的同胞更堅決、更冷酷,才能籍此消除他們身上的胡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