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8 母子異見,相爭失和(3/3)

作者:衣冠正倫字數:7966更新時間:2021-11-11 12:35:29

    太平公主對人事又有自己的見解,對兒子的解釋隻是嗤之以鼻:“天家之所選你適配,難道真的是因為你德才優異?隻要能尚主體貼、家事和睦,你便不算虧享了恩澤。良才舉士,那是對門外疏遠之人才要施展的尺度。辭妻棄子,拋棄宗中的倫情,這難道不是舍本逐末?”

    “阿母固執此見,我也說講不通。總之在阿母眼中,兒子隻是身無一長、器難自立,凡所預見的艱深,不準我品嚐試探。但我今次殿舉得授,恩眷之餘,德性資曆也是得到了朝中大臣們的嘉許器重。戶中娘子並不怨我離家宦遊,入州之後事能厘定便作親為,束手無計則事授佐貳,隻當增長幾分人情世故的見識。”

    薛崇訓見母親這裏隻是說不通,索性也擺明自己的態度,外州就事算是去定了,不管母親樂意不樂意。

    太平公主聞言更怒,拍案怒喝道:“滾出此門、滾出去!既然如此意堅,那我便在京中等著見你涕淚求歸。”

    母子兩這是徹底談崩了,薛崇訓見繼續留下來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於是向堂上怒不可遏的母親叩拜告別,然後便彎腰退了出來。

    李隆基同薛崇簡見狀,便也連忙追趕出來,還待再作勸說,薛崇訓卻隻是搖頭:“阿母直將親近人事當作手執棋子,不準人有私計主意。這當中的隔閡已經不是一時一事的積攢,我並不是欠缺恭順的孝義,但男兒在世總要保有幾分自我。

    此內忠孝並非對立,隻是人情中固有的刁難。與其相顧不安,不如短暫告別。我離家後,二郎你不要再竟日遊戲,阿母的教誨自是用心良苦,若本身的見識體會尚不足超出此中,還是要恭然受教,不要放縱自我。”

    “阿兄你可真是豪膽,換了我實在沒有膽量這樣同阿母對話。我是沒有福氣同阿兄你加親連襟,你走後阿母這一腔怒火,我也隻能咬牙生受了!”

    薛崇簡對兄長既是羨慕、又不乏抱怨,隻是搖頭歎息。

    “請表兄代我安慰阿母,今天的吵鬧讓你見笑了。”

    薛崇訓懶得再搭理自家兄弟,又望著李隆基歎息說道,然後便拱手告辭,離開了母親的府邸。

    李隆基看過這一番母子爭吵,心情五味雜陳,返回堂中後一時間也想告辭離去,今天這氣氛也實在不適合再談別的事情。

    不過隨著長子離開,太平公主還是控製住了情緒,有些疲憊的說道:“三郎你不要因此鬥戲見外,我並不是一定要他如何如何。但勞神費力安排好的一份事業前程不被珍惜,惱怒總是難免的。我不知費了多少口舌才說動皇後應允……”

    她這一番絮叨牢騷,李隆基也不好直接起身告辭,隻能陪笑道:“人之慣於享有,總是目作尋常。如我這般怙恃俱無,不知有多羨慕親長這樣的用心鋪路,哪怕是有損和氣的爭吵,到如今也隻能夢裏回味。”

    這麽一說,氣氛又變得傷感起來,太平公主抬手搓了搓眼眶,接著又說道:“你也不需自傷,於此人間並非孤獨。轉日偕同你家娘子再來我家,我要莊重接待向你致歉。你此前專程使人來告,肯定也是有事商議,現在不妨道來,讓我分心別處,不再沉湎被那劣子激生的怒氣。”

    李隆基本來不打算再說,但聽到姑母問起,想了想後還是開口道:“的確是有一樁事,是我內心的私計,但卻遲疑難決,想要請教姑母該不該做。今日吐蕃遞書入使,請求和親,我思計家中諸妹多到適婚之年,此中是否有可作勾連之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