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三十八章 矛和盾(1/2)

作者:低調有錢人字數:8978更新時間:2020-02-01 05:08:14

    一家公司的發展取決於什麽?

    人才、技術、管理、文化、機遇

    原因有很多,到底誰最重要,還真不好。

    而馬東一直覺得“老大”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以上的所有原因,細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最終都會貫穿在一家公司“老大”的身上。

    邵雅菲在零售總監的位置上幹的不錯,不然鼎東集團的連鎖業務也不會短短時間發展成國內的零售巨無霸,但是換成馬東這個集團的掌舵者坐在這個位置,他看到的風景和邵雅菲又完全不一樣。

    鼎東集團在全國將近萬家各類零售連鎖門店,賺錢是賺錢了,但是在整個鼎東生態中的位置和貢獻還是有所欠缺。

    如果互聯網板塊是“”,實體零售就是“地”,而每一家連鎖門店就是地上的參大樹和花花草草,植物,受地滋養,卻也點綴萬物,它們索取陽光,吸收養分,卻也釋放“生氣”,滋養生態。

    但是經過全局性的觀察,馬東發現鼎東集團的連鎖門店吸收養分有餘,釋放“生氣”卻不足。

    線下門店對互聯網板塊的貢獻在哪裏?

    引流、宣傳

    這部分貢獻在期初是不的,但是隨著叮叮的壯大,線下門店的引流和宣傳作用越來越了

    馬東敏銳的意識到,“生氣”,就是鼎東集團二次騰飛的關鍵!

    馬東對於“生氣”的思考還沒有結果,幾個頭疼的問題就擺在了他麵前。

    首先是麵對阿裏巴巴大舉進軍倉儲物流領域,鼎東集團在物流領域對資金的渴求愈發的強烈,但是倉儲物流拿地、建廠房、設備和研發投入太大。

    而速遞業務也隻能靠人力去堆積,這兩個行業性質都偏傳統領域,鼎東集團一邊拿地建廠房,一邊用這些固定資產在銀行抵押貸款,但是資金依然不足。

    於是馬東想到了融資,就像京東物流一樣,雖然有京東自身的持續投入,可外部資金的支持也是他們能撐下去的關鍵。

    馬東找了高瓴資本的張磊,可惜他們對物流領域的投資非常慎重,都已經深陷京東物流的泥潭,再掉進鼎東物流的大坑,還要不要活下去啊?

    和高瓴資本的想法差不多,諸如IDG、紅杉資本等風投機構一聽馬東鼎東物流要融資,紛紛退避三舍,僅有的幾家風投機構倒是願意投資一點,隻是他們的估值讓馬東掃一眼就沒了興趣

    馬東是要為物流板塊融資發展,不是來賤賣資產的。

    幾番折騰之後,鼎東物流的融資之路半途夭折,短期內隻能靠著鼎東集團持續輸血發展了。

    另外一個麻煩就是來一桶的發展問題。

    開局三板斧,經過大半個月的瘋狂燒錢,鼎東集團準備的個億燒完了

    準確的是隻燒了1億元,1億元是針對500家門店周邊社區的掃蕩式“免費”營銷,另外千萬是為軍人家屬提供的“免費”待遇。

    1億元“免費”大促,成本約4000萬,主要是叮叮和鼎東金融承擔燒錢的重任,來一桶淨虧500萬成本費,再加上人員、租金等各項開支,開業一個月不到,來一桶500家門店虧了000萬

    這還是因為大促期間吸引了不少嚐鮮的消費客戶,產生了約6000萬正常銷售額,要不然虧的更大。

    來一桶開業第一個月虧錢是計劃內的,馬東並不是為虧錢而糾結,真正讓他感到蛋疼的是自殺式燒錢活動一結束,來一桶的人氣就開始大跌,00家被來一桶壓製的肯德基、麥當勞門店的生意迅速回暖,這就尷尬了

    給免費的就來吃國產,不免費就去給老外送錢,馬東鬱悶的吐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