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破戒僧(1/2)

作者:牙齒字數:4804更新時間:2019-11-08 12:15:13

    西唐,乾元十年

    五黃臨太歲,下大旱。塞北江南,漸成不毛之地。

    所幸者,繼承前朝之承平倉積穀滿溢,即使災荒之年,領受朝廷欽旨,便分出餘力,賑濟周邊諸州荒情,塞北遂安。

    隻可惜,官家老爺開倉賑濟城中軍民,插筷不倒的稠粥每日三次,管夠。卻放任城外灌夫農戶,自生自滅。

    於是,各地饑民紛紛揭竿而起,或是嘯聚一方,占山為王,或是淪為馬妨賊,肆虐鄉裏,攜裹著民間的怨氣,擾亂地方。

    往往有饑民振臂一呼,便能呼朋引伴,仗著人多勢眾吃大戶,即便地方上的豪強,也被折磨地欲死欲仙。

    國朝建製鼎立以來,因肅武令而紛紛偃旗息鼓,轉入地下潛伏之江湖豪傑,武林人士,紛紛撕下偽善的麵目,手中行俠仗義的刀劍,漸漸染上無辜百姓的鮮血,與馬妨賊毫無二致。

    ******

    立夏,一陣驟急的雷雨,為幹涸板裂的田地,送上救命的甘霖,露出白沙的河床,果然恢複涓涓細流。

    河岸邊上,引水灌溉的風車,被心焦急切的農戶們奮力踩蹬著機關,輪軸轉地飛快,也不過是讓高處的梯田,幹癟枯萎的秧苗,恢複幾分翠綠的精神。

    為了爭搶灌溉的用水,村裏人家不顧宗族三老之令,一姓人家也能打地頭破血流,更別村與村之間械鬥,更是狗腦子都打出來了。

    ******

    西川州,蹬裏縣,城外三疊岩,灌口村與黑水村交界,兩夥手持扁擔、鋤頭等農具的村人隔河罵戰,紛紛指責對麵截流自用,壞了所謂的規矩。

    原本守望相助,往日裏素有走動的年輕人,更是憤懣地火冒三丈,更有人按捺不住地衝到河裏,邁過沒膝的河水,與對麵飛奔下來的親朋好友捉對廝殺起來。

    “善哉,善哉!”

    就在此時,河道上遊傳來獅吼般的禪唱聲,引得人人精神一陣,心中煞氣頓消,紛紛側頭望去。

    隻見一位身穿黑色僧衣,麵白唇紅的年輕僧人,腳踩一根腿粗的竹竿,隨著河水悠悠,載浮載沉地呼嘯而至,衣袂飄飄,不似凡俗之流。

    “僧臨河,一葦渡江!”

    隔河對峙的人群中,不乏在外闖蕩過江湖的武林蝦米,自從膝蓋中了一箭,就選了退隱鄉村,消磨暮年時光,卻也知道不少江湖秘辛,甫一看見順流而下的僧人,自然想起僧達摩的聖跡。

    這位年輕僧人也是不負眾望,赤足站定竹竿,極力舒展僧衣之袖袍,時而硬如鋼鐵,刀槍不入,時而軟如鞭索,撩撥抽卷。

    所過之處,捉對廝殺的村民紛紛敗下陣來,手腳筋軟骨酥腿酸麻,一時間癱坐在河床上,濺起大團水花,渾身上下都被打濕,卻也知道人前丟臉十分狼狽,幾次掙紮都站不起身,這才知道利害,臉上露出淒慘惶恐不安之神色。

    黑衣僧人分開雙方戰陣,瞧著河麵兩塊礁石,距離相差不遠,便輕輕扭腰,運力將竹竿橫擺,恰好卡在兩塊石之間,仿佛一座橋梁,任憑河水湍急,依舊優哉遊哉地佇立在江水上,負手而立,隔開兩村村民的目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