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九章 起行(1/2)

作者:牙齒字數:5278更新時間:2019-11-15 12:10:45

    金城城中世家殘餘勢力,或者江湖幫會的頑固分子,憑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尤其是“蚍蜉軍”中安插的耳目,探知慈舟和尚即將西行,前往斷絕聯係的安西都護府,托送一批所謂的帝國軍費。

    二十萬錢,幾匹駱駝馱運便夠了。可是,重甲、馬鎧、連珠弩、馬槊、戒刀、鐵牌盾,隨行帶上山龍馬,這是幾個意思?

    武裝押運!起來,倒也合適。不過,當初金城韓家的私軍,悍然進犯城外刀廠莊園,慈舟和尚單騎出戰,萬軍之中搏殺主將,槍挑韓家供奉高手,山七矮的老幺劍童子方劍,注定了韓家潰敗落幕的命運,聲威更是顯赫一時。

    擁有寶馬、盔甲、長短兵器的武道高手,戰力暴增之下,簡直不可以道理計,持之橫行四方,縱橫沙漠瀚海也不在話下,恐怕西行之前途,必定是一帆風順。

    這怎麽能成?

    張曉敬的崛起,完全有賴於其恩師,慈舟和尚的指點,趁著大疫肆虐地方,導致宗族勢力凋零,拚命搜羅遺失在鄉野的人才,這才令區區百人不到的“蚍蜉”,一躍成為潛伏在金城城外的有數勢力。

    其後,趁著金城韓家被人連根拔起,各世家和幫會爭搶地盤,獨占權利真空而自相殘殺,導致各方勢力大損,區區“蚍蜉”怎麽可能成事,甚至強行入城,擊敗所有勢力,憑著世家的基業和幫會的財力,三日成軍,七日奠定根基,一統金城全境,真的成了氣候。

    當然了,蚍蜉軍也並非爛虛名之輩,有煉鋒號提供的軍械,用的是西唐帝國的軍陣戰法,唯一欠缺之處,就是新兵未見過血,徒有成軍之名,並無軍魂之實。

    這一點,卻是前金城衙門賊曹不良帥張曉敬,親自率領蚍蜉軍,用以老帶新之策,絞殺金城附近縱橫的馬賊,以他們的鮮血磨出刀鋒,順利帶出一批種子。

    繼而在攻入金城後,蚍蜉軍趁著鏟除各方勢力的機會,臨其堂堂之陣,以世家、幫會為磨石,進一步將此軍錘煉成形。

    有不少因棄械投降快,免除一死的無膽匪類,依稀記起當初蚍蜉軍隊攻破自家堡壘的場麵,即便過去多日,此時想來還是不寒而栗。

    蚍蜉軍的戰陣效仿帝國羽林衛,不僅精通巷戰,還是攻牆破院的個中好手。臨戰時,或三人成陣,或五人成伍,兩位手持蒙皮藤盾的武士前頭開路,後麵跟著手持連珠弩的銳士,或再添一位慣會刺殺之槍兵。

    兩人推進,專責接耽阻敵,隨後跟著之銳士,立即持弩箭射擊,倘若交擊之敵,要害不中未死,槍兵立即補上致命一擊。

    連珠弩勁道十足,十步之內,弩矢透體而過;二十步內,力道尤能貫甲。即便是鄉野的農人,擺弄幾下後,就會操縱使用,上手容易之至,不似弓箭,需反複練習,耗費箭矢無算,成軍還極慢。

    習慣單打獨鬥之江湖中人,倘若單對單,蚍蜉軍中自然是無有敵手,可是一旦結陣以對,即便身法卓然,往往幾個回合後,就被對手當場了賬。

    這便是有組織勝無組織,集眾人之力,碾壓江湖武夫的道理。畢竟,區區一介武人,麵對三五人成陣的軍士,簡直是麵對三頭六臂,甚至是五頭十臂的怪物,豈有不輸之理。

    而這一切,都是慈舟和尚從中牽線搭橋,其中因緣際會,並非巧合二字能夠形容,有不少艱難險阻,方才促成蚍蜉軍的誕生。

    先前,煉鋒號自持中立,被金城韓家不喜,進而率眾攻擊。正是慈舟和尚親自出手,前頭示警,走煉廠骨幹匠師,又敗前鋒馬賊,再阻韓家私軍,備留冗長時間,煉鋒號當家才從容離去,由此賣下一個大的人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