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論斤秤的黃金(2/3)

作者:上善若無水字數:10816更新時間:2019-11-09 06:09:35

    蘇辰張了張嘴,很想告訴小心翼翼捧著玻璃杯讚歎觀賞的霍去病,這玩意在我家鄉那是爛大街的民用商品,扔地上都要繞著走。不過話到了嘴邊,最後卻是化為一句“你喜歡就拿走。”

    古籍《戰國策》中寫過‘黃金珠璣犀象出於楚’而《管子》書中也有‘楚有汝漢之金’的記載。簡單來說就是,當時的楚國是一個極為盛產黃金的地方。

    而八百年楚國究竟出產了多少黃金,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了。

    秦始皇手持乾坤宇宙鋒,橫掃天下一統六國的時候,將六國的黃金財富全都收集入了鹹陽關中。等到劉亭長入主關中,這些黃金也就落入了大漢的手中。

    張騫出塞,開辟了冠絕古今的絲綢之路。大漢的絲綢賣到羅馬去,價格比等重的黃金還要昂貴。這條絲綢之路為大漢帶來了巨額的貿易順產。使得西方諸國的黃金大量流入漢朝。

    漢武帝劉徹為了消藩,發明了‘酎金律’要求各諸侯國按照人口數量向長安城繳納黃金,這些黃金被稱之為酎金。

    根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年間,單單是依靠酎金律,每年就能從各處諸侯國得到兩千斤的黃金。

    說這些的意思是,漢朝的黃金非常多。多到後來王莽謀位的時候,國庫的黃金儲備超過二百噸。

    這麽多的黃金到了隋唐的時候就消失不見了。至於它們去了哪裏,絕大部分都是被埋到了地下。

    因為漢朝盛行陪葬製度,認為人在陰間也要享受到和陽間一樣的待遇。所以無論是高門大戶,還是破落人家。在下葬的時候總要陪葬一些黃金在墓坑裏。

    像是武帝朝著名的酷吏張湯,原本他家的條件不錯,可就是因為要為其父陪葬黃金,連家裏的田產都給賣掉了,生活窘迫至極。

    海昏候墓地開挖之後,內裏挖掘出來的黃金製品高達數百公斤。而且都是純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由此可見漢朝的黃金數量之多。

    對於蘇辰來說,漢朝的物件沒辦法通過碳14鑒定,當不了古董。那他的選擇隻能是貴重金屬了。

    黃金這麽好的東西,蘇辰自然是異常喜愛。他與衛青達成了協議,以一壇二十斤換一兩黃金的價格出售酒水給漢軍。

    《九章算術》裏有記載‘醇酒一鬥,直錢五十。行酒一鬥,直錢一十。’就是說度數高的醇酒一鬥五十錢,度數低的米酒一鬥十錢。

    大家都知道古代十升為鬥,一鬥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就是十二點五斤。一斤好的酒水也就是四五文錢的樣子。

    而西漢時期‘金一斤值萬錢’一兩黃金就是六百二十五文錢。

    正常情況下,一兩黃金買醇酒也能買到一百多斤。而之所以蘇辰的二鍋頭能賣這麽貴,完全是因為他這是蒸餾酒,同時沒算上極為昂貴的運費。

    漢人極為喜歡喝酒,軍中之人尤甚。

    普通的米酒度數太低,幾度十幾度的喝著不過癮,所以都在琢磨著度數更高的美酒。像是價值一鬥五十文的醇酒實際上就是過了二十度的酒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