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章 不是每條船都值錢的(3/3)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7138更新時間:2019-12-07 07:33:26

    張柏檜想了想:“國內肯定都是不值錢的。國際上麽……明末的民間青花,完整的大件,批量出貨價格,這幾年漲到幾千美元一個,碗碟一類小件,可能也就幾百美元。

    至於連花色都沒的,民間自用素瓷,隻能百八十塊美金一個,隨便處理了。這幾年,古代收藏品價格已經漲了一波了,蘇聯解體前,全世界的文物都比現在便宜至少幾倍。”

    盛世文物,亂世黃金。

    這個道理是不會錯的。

    看過國際古董市場幾十年來曆史行情的人都知道,蘇聯的解體對全球文物整體普漲起了多大的作用,因為那些有錢人再也不擔心爆發滅世級別的世界大戰和混亂了。

    要是擱在80年代末,這些玩意兒根本賣不上好價錢。

    顧鯤弄明白全部前後因果,便當著張柏檜和杜國偉,宣布了一個決定:

    “各位,雖然這批貨,是我們這條船發現的,大家也都略有苦勞。不過,這裏還是蘭方的經濟專屬區,而且這條船當年的故主,也極有可能是移民來蘭方的,所以船的產權應該大家沒有任何異議。”

    張柏檜比較懂行,很認命地點點頭:“確實,這就是屬於蘭方的船。”

    他們如今的坐標,在蘭方西南偏西大約50海裏。這個地方,已經超出了任何國家的12海裏領海線,但是印尼人最近的群島淡美蘭群島距離這裏有七八十海裏(納土納群島離這裏更遠一些)

    所以按照等距中心線劃分的話,這裏肯定是蘭方的經濟專屬區。

    華夏人再想伸手,也不會伸到爪哇海來,還不如大大方方承認一個。

    顧鯤見對方上道,也就拋出一個誘餌:“不過,這條船也算是見證了明末華夏先民的開拓史,有文化與曆史的研究價值。我出於睦鄰友好的善意考慮,在打撈完這裏成箱的瓷器後,願意捐幾箱給滬江、東海、胡建等省的博物館,以及專門的海事博物館,作為文化展覽之用。”

    他捐的時候,肯定每個省級的博物館隻給那麽幾件明末民間青花,而其他的就用不值錢的素瓷湊夠一箱。反正對於文化展出來說,瓷器的經濟價值是不重要的,曆史背景、年代、承載的故事才重要。

    這樣顧鯤又花不了多少錢,還落個好名聲。

    眾人聽了,果然幹勁高漲,大夥兒又忙活了半天時間,放筒把那幾十箱完整的壓艙物撈走,其他都保持原樣不動,尤其是沒有拿那些散落的古人隨身物品,然後記錄了精確坐標。

    幹完這一切,大船上放下一艘小艇,載著這些貨物先回蘭方島。而大船本身則繼續勘測海底地形之旅。

    這一次,顧鯤並沒有打算賺多少錢,他隻是希望在眾人的見證下,為他踏上這條路,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將來說起來,就不是他一心想著撈古人的遺物,而是他被華夏科考船啟發了,才走上這條路的,這就很合理。

    61401/49161877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