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果殼中的無限空間之王 028語言(1/2)

作者:北圭字數:4684更新時間:2023-10-16 10:08:14

    “其實,並不隻是這麽簡單啊。”蔡康繼續說道,“從古至今,統治者對於民眾思想的鉗製大都是告訴人們不能說什麽,再嚴苛一點就是告訴人們隻能說什麽。但神國的方法更有創造性,我們發明並且推行了一種新的語言,這樣一來,就可以真正徹底地改造人們的思維了。”

    “具體來說呢?你們到底是怎麽做到的?”不得不承認,對這個問題我是相當的好奇。

    蔡康解釋道:“人們在進行邏輯思考的時候,都必須采用某種語言,擔任此任務的通常是母語。每一種語言其實就是一套隱喻體係,比如在英語和希臘語中,對時間的隱喻就正好相反。當說到在時間中‘向前’的時候,英語指的是未來,而希臘語指的是過去。在英語的隱喻體係裏,時間是靜止的,人順著從過去到未來的方向前進;而在希臘語的隱喻體係中,人是靜止的,迎麵而來、從未來流向過去的是時間。還有一個例子是日語、漢語和英語。在主謂賓的結構上,漢語和英語是基本一致的,但日語不一樣。”

    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這個我知道,英語和漢語都是主語、謂語、賓語的次序,比如說吃晚餐這事,次序都是【我】【吃】【晚餐】。但日語的結構是主賓謂,表達同一件事,在日語裏卻是【我】【晚餐】【吃】。另外漢語、英語、日語的種類也不同,漢語是分析語、英語是屈折語、日語是黏著語。”

    蔡康搖搖頭:“先別管分析語、屈折語這些分類,我們先盡量簡化一點,簡單地說說隱喻體係。剛才我講的時間隱喻意味著不同的時間觀,主謂賓次序的不同也意味著不同的邏輯體係。換一種語言,換一種隱喻體係,實際上也就是換一種世界觀。因為你思考的時候是在用語言進行思考的,如果沒有語言,思維裏就隻剩下雜亂無章的情緒了。而隱喻體係的作用,是在你的大腦中構建出一個天然的邏輯係統,以此來幫助你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而一套根深蒂固的隱喻體係,就會讓你在開始思考以前就覺得某些東西是對的而某些東西是錯的。”

    我不禁有些懷疑:“僅僅是改造隱喻體係就能改造人們的思想了?這辦法不能立刻起作用吧?”

    “確實,隱喻的改造是個潤物細無聲的長期工程。不過說到底,就算完全不考慮隱喻,光是創造出一種新語言,這就足以達成我們想要的效果了。”

    “為什麽?”

    蔡康舉了個例子:“比如說,在舊時代有兩種混合語——巴布亞皮欽語和海地克裏奧爾語。前一種是由英語、德語和當地土著語言混合而成的新語言,後一種是由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英語以及當地原住民的母語混合而成。這兩種語言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語法結構非常簡單,詞匯量也很少。用這兩種語言,你很難發表什麽精妙的長篇大論,更別提寫一首優美的詩或者一篇高深的論文出來了。”

    “海地……是歐洲殖民者、非洲裔奴隸和本地原住民混合的社會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