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二十四章 同行是冤家(上)(2/2)

作者:令一哥字數:4914更新時間:2020-04-29 03:15:06

    話落,四周頓時響起一片哄笑聲。

    尼露拜爾簡簡單單一句問話就把中年男子帶到了溝裏,並把他罵吉瑪的話原封不動懟了回去。

    中年男子遭到圍觀眾饒恥笑,臉上便有些掛不住,於是大喝一聲:“都別笑,爺爺我有話。”

    楊邦儀背抄雙手,臉上露出極不耐煩的神色,催促道:“有話快,有屁快放,別影響我們做生意。”

    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傲慢地把頭高高揚起:“諸位,有句老話叫醫者父母心,杏林使情。在杏林這一行,那是越老越值錢。

    “為什麽這麽呢,因為在杏林這一行從業,靠的就是兩個字,經驗。四個字,見多識廣。

    “大家再看這家藥鋪的坐堂大夫,年紀也就二十出頭,如此年輕就敢號稱自己是杏林高手,豈不是滑下之大稽。”

    尼露拜爾打斷中年男子笑問:“敢問這位大官人,你從醫多少年了?”

    中年男子自得地挺了挺胸:“娘子,我從醫整整三十年,瞧過的病人千千萬萬。蒙鴉兒看城的朋友們抬愛,送給我一個‘杏林聖手’的雅號。”

    “噗嗤”一聲,尼露拜爾捂著嘴笑了出來:“這位大官人,那你給奴家瞧瞧,奴家得的是什麽病?”

    中年男子挽了挽袖子:“娘子,可否讓我為你診一診脈?”

    尼露拜爾擺了擺手:“這位大官人,請問在杏林這一行當中,四診法指的是什麽?”

    中年男子背負雙手回答道:“四診法指的是望、聞、問、牽確切的就是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

    尼露拜爾聽後點零頭:“很好。既然大官人自詡自己是‘杏林聖手’,那為什麽不能通過望色、聽聲來給奴家瞧病,反而一上來就要給奴家切脈。

    “難道大官人從醫三十年,根本就不懂得望色、聽聲、寫影,隻懂得切脈嗎?”

    此言一出,一座皆驚。圍觀看熱鬧的人都覺得尼露拜爾的沒錯,尤其是上過幾年私塾的讀書人更是覺得尼露拜爾言之有理。

    但凡是上過私塾的讀書人,大都讀過韓非子寫的一篇寓言故事《扁鵲見蔡桓公》。

    在故事中,扁鵲就是通過望色便得知蔡桓公“疾在腠理”。腠理是指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紋理,一般分為皮腠和肌腠。有的時候也指皮膚和肌肉之間的交接處,合稱皮腠。

    中醫認為,腠理是滲泄液體,流通和合聚元氣的所在,有防禦外邪侵襲的功能。

    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便通過望色斷定蔡桓公“疾在腠理”,如果不治療的話病情恐怕會加深。蔡桓公卻以“寡人無疾”回絕了扁鵲。

    十後,扁鵲再見蔡桓公通過望色斷定蔡桓公的疾病已經從腠理轉移到了肌膚,如果不治療的話病情恐怕會加重。蔡桓公仍舊對扁鵲不理不睬。

    如此這般,蔡桓公的疾病從腠理轉移到了肌膚,再轉移到腸胃,最後轉移到了骨髓,扁鵲縱然是神醫也治不了命中該死之人。為了避禍,他最後隻能逃亡到了秦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