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 魏忠賢的怨念(2/3)

作者:一臉邋遢字數:7488更新時間:2019-11-12 16:54:22

    做一個比喻,三國時曹阿瞞,無論在台上還是台下,他都是大權在握。

    而之所以有閹黨,閹黨之所以唯其馬首是瞻,僅僅是因為皇帝信任他,他的個人威望或能力並不足以支持他掌控閹黨。

    一旦魏忠賢失去司禮監秉筆與提督東廠的職位,所有權勢都會煙消雲散。

    因此,如果他今日敢露出一點謀逆的口風,都等不到明日,就會有人去新皇麵前邀功請賞。

    或許,明朝的太監能威脅皇帝的個人安全,可是,他們絕對沒有威脅皇帝權力的可能——除非皇帝自願放棄權力。

    苦思良久,魏忠賢隻能再一次確認這個令他失望的結論——所有可能的反抗都是徒勞的,結局已經注定了。

    等死,或許還能僥幸保全家族,有別的想法,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還會連累宗族。

    “終究還是走到這一步了啊!”他歎息一聲。

    當年一個目不識丁的無賴,走投無路之下自宮做了太監,靠著敏銳的眼光與執行能力,抓住了一次次機會,終於成為了啟皇帝的第一忠犬。

    是的,他就是啟皇帝的一條狗,讓他咬誰就咬誰,讓咬幾口咬幾口!

    這幾年,聚攏楚黨浙檔齊襠等東林黨對頭形成閹黨,整得東林黨幾乎全軍覆沒,四處搜刮錢財,一件件一樁樁,其實都是秉持上意。

    總之,啟不方便做的事,都是他來做,啟不方便的話,都由他來。

    矯旨?

    違背上意?

    他是真的不敢啊。

    不製度製約,就是啟也沒給過他機會。

    別看啟好像無心朝政,其實明白著呢。要知道,這位經常一邊做木匠活一邊聽錦衣衛的密報,朝廷上下有多少事能瞞住啟?

    當然,這期間他也獲得了足夠的好處,撈取錢財,封蔭子侄,又廣收幹兒子幹孫子以鞏固地位。

    甚至,莫名其妙的,他一個大字不識,居然有人提議在國子監為他立祠,“宜建祠國學西,與先聖並尊”。

    可這也算不得什麽大事,整個大明官場貪墨成風,誰又能獨善其身?

    拉幫結夥?從大明建國,什麽時候不拉幫結夥了?東林搞朋黨不,當初不也與太監王安勾勾搭搭嗎!

    隻是,終究還是得意忘形了啊!

    稱九千歲!

    太子的稱呼也僅僅是千歲啊!

    這一條,啟不在乎,多少次親耳聽到,啟也隻是一笑帶過。

    可如果新皇在乎的話,他有多少腦袋都不夠新皇砍的。

    對自己的下場,他也有過考慮。

    明朝曆史上,權閹就沒有哪個能有個好下場,這一點他早已有所預料。

    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要知道啟剛剛二十多歲,他則垂垂老矣,最好的也是最可能的他會死在啟之前,人死債消,估計也沒多少人會與一個死人計較。

    哪知道啟會死的這麽早啊!

    隻能祈求新皇看在他這些年替啟背鍋以及多少有一些苦勞的份上,再顧念一點啟臨終囑托的舊情,也不求退路了,能給他一條活路就滿足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