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2/4)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8896更新時間:2019-11-12 18:50:11

    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當時彈簧之類的剛性係統製造不易,同時很快就會彈性疲乏,更換與維修起來也很複雜。直到19世紀末,才發明使用不會彈性疲乏的液體或氣壓製動,進行壓力製退複進的炮身複位裝置,直至此時,這才使火炮複進係統真正實用化,出現了所謂的管退炮。

    這個問題現在無法解決,畢竟,李嘯軍的機械工業水平,太過低階原始,遠遠達不到能生產氣動或液壓裝置的程度,所以,李嘯也隻能默認現實,還是讓炮手們多出把力氣吧。

    對於這個問題,趙傑也曾向李嘯提出過緩解的方案,這個緩解方法,還是當年的孫元化想出來的。那就是在選定的炮兵陣地上,讓士兵用鏟子挖土,在火炮後方堆出小土堆。則火炮發射時後座後退,就會經由斜坡滑到小土堆上,士兵再用力一推,火炮就會從斜坡滑下來,稍微校正調整就可以簡單複位。

    當然,這種解決的方法,太過簡陋與敷衍,但在戰場上,卻還是相當實用的招數。

    李嘯同時注意到,自已手下的這些炮手,裝填還不夠熟練,配合也還有些生疏,雖有定裝火藥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但全套動作完成時,竟然耗時近5分鍾。

    而在當時世界上,操作水平最快的是英國海軍,平均每2分鍾,便可重新擊發一次。李嘯軍手下的炮手,操作熟練程度,卻還有待提高。

    在接下來,李嘯軍又接連打放了八炮,便因炮膛過熱,恐再繼續打會導致炸膛,而停止了打放。

    李嘯看到,山崖上的畫圈處,赫然現出一個大洞,巨大的裂縫從這個大洞的周圍,呈圓形四處散布,大塊的青石從山崖上崩塌下來,在山腳下滾落了一地。

    能在這麽遠的距離,有這個打擊效果,李嘯十分滿意。

    試想一下,那些遠不如山崖堅實的城牆,若在數十門這樣的重型龍擊炮那淩厲威猛的打擊下,該會以怎樣的速度迅速崩垮。

    哼,等到這些重型火炮生產到了一定數量,自已就把它們帶到台灣去,那麽,無論是西班牙的聖多明哥城,還是荷蘭的赤嵌城或熱蘭摭城,都將會在這樣的火炮強力打擊下,迅速灰飛煙滅。

    從此之後,李嘯軍一直以來最為短板的攻打堅城,將再不會成為製約李嘯的頭痛問題。

    除了打擊力巨大外,趙傑製成的這門龍擊炮,還有一個優點,更讓李嘯心喜。

    那就是,龍擊炮一次可以打放的炮彈數量。

    據史書上記載,現在的明軍與清軍每門火炮平均隻能打放四五次,便會炮膛過熱,再無法使用,不然便會炸膛。

    這種火炮因為多次打放而導致的炮膛過熱的時候,並不能急急地灌水使其迅速冷卻,因為熾熱的炮管,在突遇到的冷水的情況下,很可能會立刻產生極為細小的裂隙,從而會在下一次打放中炮膛炸裂,故隻能待其慢慢自然冷卻,才能重新進行下一輪的打放。

    而冷卻的時間,一般最少需要半個多時辰,若是炎熱的夏天,耗費一個半時辰的情況,亦是常見。

    而李嘯軍的龍擊炮,其火炮每次連續打放炮彈的數量,與現在的明軍與清軍火炮相比,幾乎多了一倍,這得益於李嘯采用精鋼製炮,導熱很快,同時略為粗糙的表麵使其散熱良好,這才使得龍擊炮能有比明軍與清軍的火炮多了近一倍的打放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