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為國土(2/4)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9714更新時間:2019-11-28 21:59:48

    陳子龍與薑曰廣二人,聞言起身,齊齊而拜:”謹遵唐王諭令。“

    李嘯之旨令,隨即飛鴿傳往緬甸,那駐守緬甸的二將,曾英與莫長榮,立即依令行事。

    據監撫司的初步統計,緬甸國中,總共有緬民五百餘萬人。其中在唐軍攻緬之戰中,曾與唐軍刻意為敵的部落與州鎮,其治下民眾約六十餘萬人,這批人被分類選出,作為首批移民的對象。

    他們由水陸兩地,全部發配到北海道、外滿洲、以及東西伯利亞一帶。在那苦寒之地,與當地土著以及先前移民的漢人混居,然後教習漢文化與習俗,讓其漸漸轉變。

    而在這批人員安置完成後,其緬南一帶,被李嘯設立州約二百餘萬的緬民,則全部轉運到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島、以及澳洲一帶安置。由於緬南地域廣大,交通不便之處甚多,監撫司的文官估計,至少還有十餘萬邊民因為地處偏僻無法查找,這些人,也就隻能暫時隨他去了。畢竟,等到了大批的漢人移民後,他們亦將漸漸融入漢人之中,最終完全消彌民族特性。

    而緬北之地,則是分割成數十塊地方,分別安排投降唐軍的原緬軍將領作為傀儡首領,以管轄其界。當然,象為唐軍攻緬立了大功的錫真與內山謬覺等人,其所分地界,要比其他投降緬將要大得多,土地也更加肥沃,這樣的安排,也算是盡力酬答了他們曾經的功勞。

    而在緬北的緬民,則被強令與移民的漢人互相混居,並且強製性地安排其子女入讀漢人學堂,從此之後,說漢話習漢俗,以消彌民族差別,漸漸混同為一。

    畢竟,唐軍打算從國中移民六百餘萬,安排在緬甸全境,而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將會安置在土地肥沃適合耕作的緬南,另外的三分之一則全部安置於緬北交通方便適合耕種之處。有這麽多漢人移民到來,當足以稀釋緬甸當地那些存留下來的緬民了。

    而在緬南緬北移民的同時,李嘯下令,讓曾英部的第十鎮兵馬,長駐緬甸,其兵馬分駐緬甸各緊要地界,確保緬甸當地實現長治久安。而莫長榮的第十一鎮兵馬,則在完成移民安置工作後,全部抽調回國,駐紮於漢中,準備用來攻打李自成的大順國。

    由於李嘯安排得法,又有充足的唐軍兵馬維持地方治安,緬甸各處雖然動作不斷,卻自始至終,沒有太大的騷亂與動蕩,保持了相對平靜的狀態。

    光陰飛縱,日月如梭,一年半的時間飛快過去,轉眼便是安平二年夏末。

    這一年半下來,已然轉移緬民,安置漢民,並重新劃分州鎮,完全按李嘯當日所定計劃來處置的緬甸,基本完全恢複平靜,各地的生活皆是平穩有序,而南部的稻田作業,更是熱火朝天。

    緬甸南部那伊洛底河入海口,那數萬年形成的衝擊三角洲,土地十分肥沃,是緬甸最為重要也最為廣闊的產糧區,在當今世界,亦是重要的水稻出產地。自移民數百萬漢民至此後,緬南的土地被充分開發,放眼望去,伊洛底河兩岸,已是稻田處處,棕櫚叢叢,一片和睦安謐的田園景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