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福地洞天(1/2)

作者:三曜道長字數:6904更新時間:2020-01-12 15:26:08

    按照文仲所贈書中記載,這定海珠有通地幽冥之功,常人得之,亦能有萬佛隨身護佑。或被道門或釋門中人得之,可以召喚兵神將,隨意念而動。遇有邪祟,其亦能自放光芒,驅邪縛魅,修行一日,可比常人修行一年之功。同時亦能照見五蘊,洞悉內觀,功力大增。

    若與塵囂劍相對決,則二者皆是功效大減,許多功能無從發揮。 如陰陽之相互依存,又相互克製。

    若持有之人功法足夠將二寶相合,則又可使各自功效無限倍數增強,可以通徹地,呼風喚雨,意動則其功隨之而動。達到物我兩忘,合而為一的至高境界。

    眼下功力修行尚未至臻化之境,故而兩者共置一室,則劍亦顫動不止,嗡鳴聲不絕於耳,定海珠亦會暫時失去光澤,黯淡無色。

    這一日,臧卜從山東寄來一封邀請函,剛接到手,他的電話也同時打了過來,如同是約好了一樣,分秒不差。

    卻是6洞,7福地共108位洞主將於三個月後,於青城山頂舉行會盟,屆時將會有各路大能齊聚老霄頂,推選新任盟主。

    老盟主古之善老先生於一周前突然羽化登,因此眾洞主決議推舉有德者擔任新盟主。

    我問道:“臧兄可是已有主意?”

    臧卜道:“三曜兄通透,什麽都躲不過你的法眼。此前古老洞主曾經有言,百年之後,當傳位於我。誰知他竟然突然離去,未留下隻言片語。眼下各洞洞主都是虎視眈眈,躍躍欲試,所以需要你前來助我共商大計。”

    洞福地一,曆來都被認為是一種形容和概括,但實際上,中國的古聖先賢們早已將中國的山河大地容納於心,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將這些龍脈所及的山川和平地一一細分。

    儒家在山林建立書院,收納弟子,傳授性理之學;道教以名山勝水為洞福地,修建宮觀樓宇,煉丹服藥,得道升仙;佛教也以僻壤幽境為傳教道場,在叢林建造廟宇,講經法,禪定成佛。

    在華夏大地上便有了各種各樣的書院、道觀、廟宇和形形**的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及風景名山。

    6福地,7洞,均是有所實指,且有非常清晰明確的排名。

    神仙們居住在十洲三島和無數洞禍事地。十洲三島在海上,三島是蓬萊、方丈、瀛洲,洞福地在陸地之內,共有十大洞、三十六洞、七十二福地。

    道教的先賢們洞若觀火,福地都有仙人或真人領治,其間大多是仙人和真人得道之所,曆史上許多道門中人到這裏結草為廬,修道成仙,後來這些地方又相繼建立起修道、祭祀和舉行宗教活動的道教官觀。

    道家經典《抱樸子內篇》和《真誥》中都講到,欲求神仙,須登山請乞、入山居住或合藥。

    葛洪仙師按引仙經,其中提到華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長山、太白山、終南山、女兒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犢山、安丘山、潛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雲台山、羅浮山、陽駕山、黃金山、鱉祖山、大台山、四望山、蓋竹山、括蒼山等數十餘座,並:“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難,不但於中以合藥也,”其中不少就是道教中的洞福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