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三章 始祖山(2/2)

作者:三曜道長字數:4430更新時間:2023-08-22 08:18:41

    事發突然,匆匆扒完幾口飯後,一行人前往機場,原定飛往鄭州的飛機已經無法運行,隻得飛往開封,由開封駕車前往始祖山。

    始祖山,又名向陽山,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部三十公裏之處的黃河風景名勝區,內有黃帝炎帝的巨形雕像,炎黃二帝巨塑背依邙山,麵向黃河。

    二帝雕像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曆時二十餘年始得修成。

    巨塑以山為體,使山人合一,渾然天成,融黃河、黃土、黃帝三者與一體,以體現與大地共生,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氣勢磅礴、雄渾、博大的藝術效果。黃帝雄才偉略,高瞻遠矚,是最早統一華夏的偉大政治家、軍事家,炎帝為中國的農業神,構思的二帝像用花崗岩雕築而成,一個威武剛強、鳳目龍隼、氣宇軒昂,一個廣額純樸、智慧慈愛,他們包容了中華民族的崇高品質,體現了不屈不撓、勤勞勇敢和開拓前進的宏大氣概。

    除開這些官方資料裏的介紹,其中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河南,常受黃患之苦,人們多出門乞討,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外出之人遍布全國各地,因為生計問題,免不了有些手腳上的不幹淨,也因此被人扣上了“偷井蓋”的不良名聲。

    黃河幾千年來屢治屢泛,黃患之苦成了懸在河南人民心頭上的一把利劍,如何解決,時任當局者苦思不得其解。

    因當時對於易學的態度尚且不明確,因此許多能人異士提出的各種陣法均因為太過於明顯而被一一否定。直到有一次,一位主管旅遊的頭頭到老美考察時,看見了總統山上幾位曆屆總統的雕像。 細問之下才得知,原來這幾尊巨大的頭像,竟也是為了鎮國之用。

    由此這位頭頭靈機一動,既然如此,我們中原的人文始祖炎黃二帝,既可以效仿此舉作為旅遊項目,又可以鎮住黃患,可不是一舉兩得!

    於是這一提議迅速得到了各級部門的一致通過,做多大,位於哪?又成了一大難題。

    經過一眾高人的點穴定位,定在了現在的始祖山,眾人又對做多大,展開了激烈討論。

    雖然眼下較困難,但我泱泱華夏的始祖,絕不能小裏小氣,當時的總指揮大筆一揮,最少也要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加上未收複之港澳台的麵積之數,覆蓋華夏,因此初時的計劃,二帝的臉龐已超過一千平方。

    此等巨大的手筆,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是極為艱難的。於是有資金時便修,無資金時便停,一路跌跌撞撞,走走停停,曆時二十年,終於在2007年4月18日上午9時30分至10時30分,中華炎黃二帝巨型塑像落成慶典。

    現在的炎黃二帝巨形雕像,背告邙山,麵向黃河,與此巧合的是,近些年來,黃患之苦已然成為曆史。

    此次一眾高功道長匯聚於此地,一來此地乃是中土之中,二來黃河於此處結穴,三來二帝之靈氣,可助陣不少。

    選擇此處作為應敵之所,可謂是用心良苦。

    眾人到時,洪水剛剛褪去,地麵尚未幹透。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憤慨!

    此仇不報,非道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