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五章 跨越無數世紀的相遇——海底史前文明之謎(1/2)

作者:董淑亮字數:3698更新時間:2023-10-18 11:59:05

    小問號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原本神秘的百慕大海域,又發生了一件更為神秘的故事:人們已在百慕大海區的大洋底下相繼發現了愈來愈多的史前文明遺跡。人們在驚歎的同時,創立了潛水考古學,希望能匯聚更多的積極力量來幫助揭開這一謎團。麵對這一奇特海域發現的奇特文明遺跡,考古學家、探險家等驚訝不已,即使學富五車的人,也無法解釋那些在海底默默無語的古文明。那麽,人們是如何發現這些被海水淹沒的城市的呢?這些城市又有哪些有特色的建築?專家們對所發現的城市的有哪些不解爭論?

    最早發現百慕大海域史前文明的是20世紀中期。1967年,仿佛是上帝的安排,一位美國飛行員羅伯爾·布盧斯和助手駕機在百慕大海區的巴哈巴群島一帶低空飛行,偶然發現了那裏的海底史前文明。他們在無意之中於比米尼島水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物體,盡管他們是有經驗的探險家,但是還一時無法確定這神秘的物體。所以,他們馬上把這一發現拍攝下來,交給耶魯大學的瓦朗丁教授,期望有著專業研究的專家能夠解釋他們遇到的這一難題,也可以消除心中的困惑。教授看到照片後,對他們的發現表示十分感興趣,於是提出組織一個在比米尼島與周圍島嶼進行水下研究的考察組。

    第二年8月,隨著調研經費和人力資源的大量投入,考察組一行在比米尼島水域的考古工作很快就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相繼有了一係列前所未有的寶貴發現。專家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興趣,隨即就對所得的可貴發現開展了一係列研究。在比米尼島水下,有著巨大的石頭建築群。從整體上看來,它們結構嚴密,規模宏大,形狀變化多端。大石牆長達1600米,由長4.5米、寬6米、高3米的大石塊砌底,每塊大石至少重25噸。細心的專家還發現當時的人們儼然是富有激情的藝術家,連街道都是用長方形或多邊形的石頭排列出各種圖案花樣砌成的。更令人稱奇的是,一座高42米、每邊長54米的平頂金字塔,沉睡在近400米的水下。另外還發現有碼頭、港口設備遺跡和大理石的雕像。這顯然是曾經存在於陸地上的城市。嚴謹的專家根據巴哈巴群島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再次證明了它們在1.2萬年前曾存在於空氣之中,確證了推論的正確。這與古希臘時期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所寫的“大西國”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相同之處,讓許多人把這一史前文明與大西洲聯在了一起。當然,這隻是一種觀點而已。可是,這些史前文明為什麽會沉睡在洋底,是誰締造了這麽輝煌的文明,人類還是不得而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