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七章 叛徒的建議(2/2)

作者:寫到最後字數:4770更新時間:2019-12-09 14:38:58

    

    耶律隆緒和蕭太後商量了半,決定先找來降將王繼忠商量一下,為什麽要找王繼忠呢?因為王繼忠曾經也是一城總兵官,參與過抗遼的事宜,對宋朝的內部很清楚。把王繼忠找來一問,王繼忠道:“啟稟皇上太後,要想議和此時對我軍來確實是上策,但是此刻時機未到,為什麽呢?因為我們沒有給宋軍造成大的威脅。要想給宋朝造成大的震動,驚嚇到宋皇,一定要打到宋朝的腹地,比如洪州,澶州,洛陽等地。但是不能渡過黃河,不然我們就會騎虎南下,遭受大的損失。隻要我們打到黃河邊上的這些任意一個地方,宋皇必然驚恐,到時候不是禦駕親征便是派親信統兵來。到了那時侯,我們跟他們象征性的打幾下,議和就水到渠成了。”遼聖宗奇怪的問:“你怎麽知道宋皇會答應咱們議和,而不是戰鬥到底。”王繼忠道:“憑我多年在宋朝為將的經驗,宋朝皇帝對大遼是存在著恐懼感的。從宋太祖趙匡胤時,統一全境卻不敢發兵攻遼。為什麽?因為他知道他沒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我們,而他的弟弟趙匡義,那就是個二愣子!為什麽這麽呢?第一,他的文韜武略遠遠不及他的哥哥,卻不知道那裏來的勇氣敢帶領兄長留給他的家底,長途跋涉還不停歇一路打到幽州城下。第二,明知將士疲憊不堪,還不見好就收結果被打的騎驢遠遁,從此談遼變色。從趙匡義開始,到現在的真宗皇帝對大遼都是隻守不攻,為什麽?難道是宋軍將領沒有能力的人嗎?不是的,楊家將,呼家將都挺能打的。隻是宋皇懦弱膽,怕惹怒大遼遭到報複,又猜忌領軍將領。我是武將,在宋朝也是活得挺憋屈,所以投了大遼。綜上所述,我想隻要我們鬧的動靜大一些,宋皇就會害怕,害怕就想求和。到時我們派出求和使者,就自然成功孑。”耶律隆緒道:“可是如果我們先提出議和,總是覺得麵子上不大好看!”王繼忠正色道:“聖上,切勿有此想法,如果我們能抓住宋皇的畏戰心理,急於求和,在談判時施加壓力,多爭取些好處,那麽不必那無用的虛名強很多嗎?我曾是宋將,深知宋皇富足,如果我們能在談判桌上撈些好處,難道不比勞師遠征,損兵折將強很多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