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2/2)

作者:夜懷空字數:5050更新時間:2020-01-19 17:46:04

    ……

    李嗣業把於構叫了過來,讓他組織十幾名火頭軍連夜炒麵,然後用羊油加入鍋中翻炒。

    夥夫們一邊翻騰炒麵,一邊搖頭道:“這玩意兒,炒成之後能吃麽?”

    “管他呢,上麵讓我們怎麽幹,我們就怎麽幹。”

    於構繞著鍋邊來回轉圈,背負雙手得意地道:“你們知道什麽,這炒麵做成的餅幹能夠保存一個月。”

    “保存一個月,不能吧?我們蒸的幹糧都不能保存二十。”

    還有比這更神奇的事情,李嗣業命人把兩匹羊肉切成肉條,在炒製的花椒和青鹽中來回揉搓,肉條被鹽醃入味之後,變成了紅褐色,然後命撒在不見太陽的陰涼出進行風幹。他聲稱這些東西能保存一年以上。

    兵卒們整日好奇地看著這些醃肉,對於守捉使的話難以置信,如果真能夠保存一年,他們立刻就向李守捉使討要方法,教給自己的婆娘也做一些醃肉。

    下午時分,波斯商隊出發了,李嗣業站在城牆上遙望遠送,二十名唐軍穿著牛羊皮做成的衣服,裝扮成刀客隊護送著商隊離開守捉城。

    如果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他們是由唐軍假扮而成,不過在大漠中遊走的,都是些沙盜和各國商隊,一般人不會真的究根追底。

    他的行為確實存在風險,但在李嗣業看來,這風險和他獲得的東西,完全是成正比的。

    這一單護送生意大食商隊總共給了他價值二十一萬錢的大食金幣,除去給兵卒們雇傭費花去十二萬,他本冉手的錢財總共是九萬錢。

    他深知這些錢放在手中隻是廢物,必須利用起來繼續創造財富。

    他在守捉使府的草廳外麵豎起了一塊牌子,以五十錢一畝地的價格雇傭蔥嶺守捉所有人開墾荒田。

    蔥嶺這片起伏的高地是非常肥沃的,高山冰川上流淌下來的泉水形成了徙多河流進了喀拉湖。他組織墾田的地方,就在徒多河的兩岸,準備種植棉花這種耐寒植物。

    棉花如今已經出現在安西,但是沒有得到大麵積的推廣,特別是在中原地區,人們可選的織物不是葛麻,就是絲綢。絲綢窮人是穿不起的,而且唐王朝還延續了法律規定身份低賤的一部分人不能穿絲綢。

    葛麻這種織物舒適感奇差,就算是經過深加工的火麻布,抵禦嚴寒的能力也遠次於棉纖維和動物毛皮。葛麻做的衣服穿上一段時間後,就會變硬而無法穿著,需要用木槌將它搗軟,成為中原百姓入夜之後的一項必須工作。李白的《子夜吳歌》中就寫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萬戶搗衣明了什麽,不正明長安城裏能穿得起絲綢的隻是少數人,大多數百姓都還在穿葛麻嗎。

    絲綢確實能夠保暖,唯一的缺點就是成本太高太貴,以至於成為區分貴族和平民的標誌。李嗣業認為他有必要把棉花推廣出去,成為中原廣大地區的貧下中農能夠穿上更為保暖和廉價的棉布服裝,當然,捎帶著獲得大量的財富,成為自己日後的政治資本。

    當然這些事情隻能藏起來做,他現在隻是一個的蔥嶺守捉使,他做的一些超綱的東西,一旦被人發現並注意到,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別饒墊腳石和勝利果實。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