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2/2)

作者:夜懷空字數:5908更新時間:2020-05-28 09:31:59

    軍中的傷藥很單一,就地取材即可,所以學員們需要辨認藥材,以便行軍途中在荒野進行采集。消毒需要冷卻的開水,而火長的行軍物資中就有刁鬥這樣的炊具,既能用來做飯,又能用來燒水。對付裂開的傷口,一般隻有兩個辦法,冬選擇用馬尾線縫合,夏用火燒燎,這些方法普通的兵卒也能夠用到。

    李嗣業親自裹著牛皮圍裙給兵卒們演示並進行講解:“鹽、蜂蜜、醋這些東西是不會變質的,所以我們保存肉的方法就是將它用鹽醃製起來,比如醃製這樣一根羊腿,需要把我們用的粗鹽搗碎,然後放在案板上用手揉搓進肉中,搓得鹽越多,保存的時間也越長。”

    “醃製好的肉還有第二道程序,那就是吊掛在屋簷下等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風幹,風幹的時間要一到兩個月時間,等正式風幹好之後,醃肉能夠保存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醃肉的曆史應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並不能長時間保存,也沒有成為軍中的食用品。任何技術在應用中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改進,李嗣業所教的,不過是醃肉的終極改進版。

    照著李嗣業的演示,唐軍的火長和兵卒們瘋狂地醃製羊肉,整個疏勒城中唐軍營房的屋簷下都掛滿了一條條的醃肉,城中居民見到後,也紛紛向唐軍請教,於是乎整個疏勒城中家家戶戶的屋簷下都掛滿了風幹醃肉。這一舉動導致疏勒軍中倉庫充食鹽急劇短缺。

    此後趙崇玼連忙命人傳信龜茲請求調撥食鹽,書信發出的一個月後,都護府倉曹派出馬隊向疏勒送來食鹽五百石。臘月底,趙崇玼再次向都護府發信求援,至寶二年的正月二十,都護府又派出馬隊送來食鹽八百石,並且附上了給予疏勒軍的回信。

    趙崇玼將軍打開信函,掏出紙張抖開一看,隻見上麵隻寫著四個字:齁死爾等。

    這隻是疏勒軍另一樁笑料的起源,供兄弟軍隊在茶餘飯後的談資。

    ……

    李嗣業正在製作醃肉的當口,封常清帶著顧問回來了,此人是休循州拔漢那王麾下的一名埃斤,也是一支突騎施黑姓部落的首領,名叫頡比羅。

    李鎮使戀戀不舍地將圍裙解下來,十二娘把緋紅官袍遞到他手中,更換之後在鎮使府的前院接待客人。

    頡比羅身穿翻領袍子,頭戴蕃帽,六七條黑色的大辮子垂在腦後,臉色酡紅看上去有四十多歲。他見到李嗣業後躬身抱胸行禮,然後才帶著些許自豪地道:“想不到雄霸西域的安西軍竟然也會向我這個放羊頭子請教,也怕是我這輩子的最輝煌時刻了。”

    這突騎施裙也挺風趣,李嗣業笑著:“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就是要跟在別的方麵擅長的人學習。頡比羅埃斤,請進。”

    李嗣業請頡比羅坐在右上首,封常清陪坐在旁邊,他坐在屏風案幾前望向下方:“埃斤一路旅途勞頓,先在城中館驛休息兩日,我們再上路探看規劃牧場。”

    頡比羅謙和地笑笑:“我們突騎施人一生都在旅途奔波之中,不會覺得疲累,什麽時候出發,但請將軍吩咐。”

    “既然如此,我們明日就動身,如何?”

    “當然可以。”

    頡比羅捋著胡須猶豫道:“其實,我以前和將軍可能見過麵。”

    “是麽?”李嗣業細細思索,卻沒有任何印象。

    “當時將軍可能不會留意到我。記得三年前唐軍遠征突騎施黑姓,我當時就在怛羅斯城中,擔任爾微可汗的纛官。將軍以五十名死士潛入怛羅斯城中,裏應外合大破城門,鄙人不幸做了唐軍的俘虜,又被當做戰利品調撥給了拔漢那王阿悉爛達。幸得阿悉爛達王慧眼識珠,提拔我為埃斤,命我掌管一支部落,現在想想命運真是離奇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