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2/2)

作者:夜懷空字數:5936更新時間:2020-07-24 17:58:05

    眾官員來到二樓,分別站立在左右,齊齊朝盤膝坐在台上的皇帝躬身叉手:“臣等參見陛下。”

    皇帝精神依舊很好,隻是頭發不免染上了霜,可惜那時候沒有染發劑。高力士站在禦階旁邊高聲道:“拔汗那使節可在?”

    “臣在。”一名身穿翻毛皮袍子的胡人上前,抱胸行禮。

    李隆基感慨似地下結論:“拔汗那王阿悉爛達兩次助大唐平定突騎施內亂,忠心可鑒誠心可嘉,吾欲將公主下嫁與阿悉爛達幹,兩國永結同心可好。”

    使臣激動得單膝跪在地上,叉手行禮道:“聖人賜婚,乃是我主阿悉爛達的榮幸,阿悉國主願永遠作為大唐的臣屬,年年入貢,歲歲來朝,願得大唐昌盛日久,國運萬載。”

    皇帝滿意地捋了捋蒼須,拔汗那的完全歸順,使大唐在西域的影響力擴大,有效遏製吐蕃和大食對這一地區的影響,算是無形中的勝利。

    “請聖人為我拔汗那重新賜下國號,賜我國主漢姓。”

    李隆基拽著胡須一思索,點點頭道:“那朕就賜國號為寧遠,賜姓竇。”

    “多謝陛下。”

    緊跟著上來的是突騎施黑姓的代表都摩支,他擁護吐火仙可汗的政治主張事先已由夫蒙靈察稟告給了皇帝,李隆基有了心理準備,也欣然應允,要親賜給突騎施可汗大纛和符節,同時也賜竇摩支為三姓葉護,統禦突騎施各部。

    勃律國的使者依舊老調重提,要求大唐出兵驅趕吐蕃,使得勃律重回大唐陣營。

    這並不是勃律國王蘇失利渴慕唐朝統治,甘為唐臣而不願做吐蕃臣子,至少這不是主要因素。所有考量都出自政治利益,這一點從地緣位置就能看清楚。對於勃律來吐蕃太近,其統治中心邏些城距離勃律孽多城不過一千裏地,距離長安卻遙隔萬裏,就算與安西四鎮之間也隔著一個地勢惡劣的蔥嶺。

    勃律如果長期被吐蕃控製,就有被吞並滅國的危險,成為高原版圖中的一份子。但被大唐控製卻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羈縻政策的實施,使得少數民族擁有自治權,隻要認可唐朝的宗主國地位,並且履行朝貢、響應戰爭等職責,國主們完全不用擔心失去統治地位,可謂是有百利無一害。

    聖人雖然逐漸年老,但對於大唐帝國周邊形勢利弊依然清楚,談話間輕鬆接待了這三股勢力的使者。

    左右相和各部正卿還都坐在下麵,把今日朝參的內容和接見外臣的禮儀湊到一塊兒了,等這些使節們退下後,李隆基問眾人:“今日朝參該議什麽?”

    李林甫從地上站起來,手執朝笏板朝皇帝道:“陛下今日欲召見將作監大匠毛順,商議修建上元節玄元大燈樓一事,燈樓應該建成什麽樣子,聖人心中一定有個模糊的樣子,還請陛下明示,毛順大匠便能畫圖施工,以期能趕得上明年的上元佳節。”

    站在他們身後的毛順皺起眉頭,正欲上前進諫,卻被李適之用眼色止住。

    皇帝憧憬地抬起頭,遙望著花萼樓盡頭的廊台之外,雙手伸在空中比劃描述道:“它應當高聳於萬千宮闕之上,使整個長安城都能看得見,主燈為太上玄元神像,鳳凰麒麟等八荒神獸環繞,外縛彩幔,內置燈俑,以機關竅穴相連,一旦點燃就輪轉不休,光耀數裏。”

    “眾卿還有毛順,以你們看朕之設想,是否能夠完成?”

    毛大師終於忍不住,剛準備上前,李適之卻伸手攔住,親自站出來雙手執笏板道:“陛下,這大燈所耗費毛竹,木料甚巨,需要從終南山南麓大量砍伐運輸回長安,一路將要征用多少百姓辛苦勞作,臣請求陛下稍做減量,將大燈換為中燈,燈,使沿途百姓少受苦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