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2/2)

作者:夜懷空字數:5056更新時間:2020-09-01 21:26:30

    哦。原來壓軸還有楊玉環的羽衣霓裳舞。

    楊玉環的臉上綻放出光暈和笑容,扭轉嬌軀叉手對皇帝說道:“三郎,妾身早已等不及要上場了,把此舞再一次獻給三郎,恭祝三郎長壽安康。”

    李隆基臉上也滿是欣慰愛意,親自提著酒樽給楊玉環倒了一盞燈,親自遞到妃子嘴邊喂給她。這簡直是在給整個花萼樓殿宇中的群臣們喂狗糧,不過能坐在這裏的眾人,麵皮和心智已經打磨得無比成熟,眼觀鼻鼻觀心毫無動容。

    楊玉環提著裙裾站起來,站在了梨園舞伎們的中央,一幫坐部的樂師們坐在地上,有吹篳篥的李龜年,有抱著羯鼓的李彭年,有手彈琵琶的雷海青,也有橫吹竹笛的李謨,這些人就是皇家樂隊的豪華陣容,是大唐最高水準的樂師。

    李嗣業自覺地端正了坐姿,心中萬分期待地等著欣賞代表大唐音樂界最高水平的國樂國舞,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失傳千年被後人視為瑰寶,也因為日後安史之亂的發生被人稱之為喪亂之音,是唐玄宗從政生涯中的汙點。

    有句話可以這麽說,音樂是無罪的,唐玄宗在作曲方麵確實有卓越的才華。大唐李家的音樂細胞確實是一脈相承的,《秦王破陣樂》和《慶善樂》的作者是李世民,《上元樂》和《大定樂》的作者是李治,唐玄宗也作過《龍池樂》。太宗和高宗也是在音樂方麵高產的皇帝,這說明了什麽,說明敗家和搞音樂沒有直接的關係,人家太宗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照樣也誤不了作曲。

    悠揚的樂器笛聲最先響起,緊接著如細絲般的篳篥音調笛聲中來回穿梭,仿佛是一隻小小的雲雀鑽入了一朵薄雲中,琵琶聲清越的聲音叮咚地響起,使得這雲朵變得厚重起來,逐漸綿延加長,整個碧空之上鋪滿了白色的雲朵,這就是李嗣業聽到樂聲後腦海中的畫麵。

    舞伎們簇擁著楊玉環,她們襦衣素色白如雲朵,紗裙飄逸搖曳,裙裾底部是桃紅色,而楊玉環穿著紅衣,從遠處看去仿佛是被霞光染紅的雲朵,衣飾的樣式和樂曲所帶來的意境已經融合在了一起。

    楊玉環扭動著肩頭向後半躺,圓潤的腰肢也隨著舞蹈後仰,宛若月的圓弧,當所有舞伎跟隨著她一起向後彎折時,仿佛舒卷的雲朵,怪不得李白會說“雲想衣裳花想容”,這是一朵潔白的雲在移動,她們的下麵是浩渺的大海,袖子的每一次揮舞都是雲朵隨著風的搖曳而變幻。笛聲的又一次轉折,連同琵琶的聲調都逐漸降低,那些被風攪亂的雲朵重聚,雲的中央聳起了一整座山峰。

    這山峰如雲,蜿蜒挺拔,起伏成巒,山頂之上有高台綠樹,霧氣氤氳。她們羽衣的袖子抖向了空中,朵朵繁花在其間噴薄綻放,深紅與紅層次分明,且在隨時變化往外展現花蕊,這花蕊的繁華中有仙女在隨風跳躍,身披天衣飄曳,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玄宗的眼中映出了淚影,這是他多少次夢中的場景,是多少次站在這寒冷宮闕樓牆上遙望天邊的望不可及。眼前的樂舞終究是凡間樂曲,就算是得了仙樂仙舞的形,也無法演繹出仙樂仙舞的神,他終其一生都無法看到真正完美的羽衣霓裳,然而這一次曲聲有了超越,愛妃的舞姿也更添了幾分勁道和仙氣,這是最接近他夢想的仙國最近的一次,日後終究不再會有這樣的機會。

    一夢千秋,大音希聲,大道無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