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四(1/3)

作者:王剛字數:8120更新時間:2023-10-21 22:36:24

    四

    華興國臨下班時,讓秘書推掉了今晚參加桓泰有限公司招待會的邀請,他要見見張海潮。在海南短短幾天的接觸,他已經對張海潮有了較深的了解,這是一個看重關係,舍得下大本錢的年輕人,對他這種人,舉手之勞幫上幾件小忙,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超值回報,他現在需要結交一些這樣的人。

    自從調到省城之後,工作幹得就沒有在煤城那麽順。他在煤城幹了四年市長,人威權重,上上下下對他都頗為敬重,是個說一不二的人物。剛當市長時,憑著剛上任的衝勁,加上煤城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他一鼓作氣,將煤城的工業抓得蒸蒸日上,連續三年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各市前茅,頗得省領導特別是陳副省長的好評。

    去年,煤城市委書記退任市人大主任,省委組織部找他談話,提出兩條路供他選擇,一是接任市委書記,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另一個是接受陳副省長的建議,調到省會信安任主抓工業的常務副市長。

    他慎重地考慮了兩天,反複權衡利弊得失。當市委書記,是市裏名副其實的一把手,算高升了一級;而調到省城當常務副市長,則不過是平級調動。圖實惠,還是偏居煤城當一方諸侯的市委書記好,可是要想長遠發展,還是到省城前景更光明些節

    他不是那種當個地市級幹部就滿足了的人,他要憑著他的才幹、他的年齡優勢在官場上再上一個台階,何況是陳副省長親自點將讓他到信安,他知道領導信任往往就蘊含著極大的機遇。

    他抱著滿腔熱情和無限期冀來到了省城,想在這裏實現自己的抱負,好好施展一下拳腳,沒想到接下而來首先體會到的竟然是巨大落差。

    在煤城當了四年正職,他的意見往往就是結論,連市委書記在他麵前也很少發表不同看法,可是到了信安,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市委常委會上,市長和其他常委連續兩次否決了他對市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和對市大型.直屬企業人事任免的建議,認為前者不符合信安的實際情況,後者容易引起企業班子不穩定。

    常委會上碰了一鼻子灰就夠讓他憋氣的了,更可氣的是他分管的幾個局委和大中型企業的負責人,其中為數不少的幹部似乎對他也不是很買賬,多次出現安排下去的工作他們拖拖拉拉、軟磨硬泡甚至陽奉陰違的情況。本來那次他是鐵了心的要拿幾個不聽招呼的企業一把手來開刀,殺幾隻“雞”給“猴”看,誰知道,“雞”沒殺成,自己反而讓“雞”給啄了。

    時間長了,他漸漸意識到省城是一個不顯官的地方,像他這樣的地市級幹部,一抓一大把,多的是了!且不說省四大班子及省直機關數不清的領導,單就下屬的大型企業的廠長、經理為例,哪個享受的不是地專級待遇?哪個不神通廣大?哪個和省市領導沒有一點交情?有的廠長廠子搞不好,但關係卻走得十分精通,常往省裏邊跑動為自己鋪路搭橋,以至於出現過個別廠長頭天還在他組織的會上發言講如何扭虧,而第二天就調到省直機關上任去了,馬上又變成了主管他某項工作的頂頭上司。“得罪不起啊!”他發自內心地感歎道,省城的一個小科長可能都手眼通著天,他這個煤城來的市長根基還真的沒法與他們比。

    一年多的時間,磨去了他原本突兀的棱角,他不願再四麵出擊去得罪人了,否則他現在坐的常務副市長的位兒,就可能會搖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