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5章 與榕樹主人的褲帶對決!(3/4)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0308更新時間:2020-04-28 07:12:42

    這還有什麽樂趣!

    哪裏比得上今天和小四、小六兩個,在寬闊、水流也不是很急的江麵慢慢漂流有意境?

    一路上聽著漁夫大叔和山間樵人對答的歌聲,何等快哉!

    這個點了,大叔應該已經在返航回去的路上,哼著小曲,帶著魚,就等回家小酌幾杯了吧?

    想到這裏陳成微笑著又寫下:

    人歌小醉歸漁晚,鳥唱西風落日時。

    又想到在船上的時候,看漁夫師傅劃船,小四和小六也想試試,大叔將漿從船尾遞過來,倆人在船頭輪流劃起來。一開始稍不好掌握,笨拙的很,也不知如何用力,郭小四一個槳打來,還險些將陳成拍落水中。後來有所改善,但與大叔的熟練相比,差得太遠,隻將木船在原地打起轉轉來!權當自娛自樂吧。

    陳成再次寫道:

    一槳遙向陽朔去,對歌恰有眾人隨。

    劃船想陽朔的時候,每一次歌聲都有眾人附和!

    多麽快哉!

    隻寫幾個人遊船作樂的情景,畢竟還是境界小了一點,最後一句,必須升華主題!

    無論是聯想古人,還是憂國憂民,都必須把格調給提升上去,這樣才顯得與眾不同,格外有深意。

    就好像蘇東坡泛舟赤壁,最後也能發出感慨: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這點是必不可少的,也能讓餘音嫋嫋,不絕於耳。

    如果麵對其他低級別的詩人,這一點的確不用,可是既然對手是詩師高端乃至是大詩師的人才,不這樣來的話,就區分不出檔次來。

    仔細琢磨了半天,陳成寫下一聯:

    東皋記否煙波遠,孤艇橫撐拂柳枝。

    這句看起來似乎依然是在寫風景,實則不然,乃是出自王績的名作《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皋是水邊地。東皋,是王績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在東皋薄暮時,這人百無聊賴,無比彷徨。

    事實上,詩人自己也是這麽想的,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他並不能像古人陶淵明或者後人蘇東坡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隻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陳成用了“東皋”的典故,就是想要問問,像王績這樣的人還會依然覺得惆悵困苦嗎?

    要說王績還不夠格的話,那麽從王績的這首詩裏可以在引申一下:

    陳成問王績,王績問伯夷叔齊,伯夷叔齊又問更遙遠的前賢……

    大家心意相通,情境相仿,一下子就讓整首詩有了綿長的滄桑感,又多了幾分趣味在,充分體現了陳某人高尚的人文情懷和創作技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