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章 李老大封官得人心_uff0c小黑密自負擋子彈 (2)(1/3)

作者:豆子字數:8958更新時間:2023-10-22 00:31:54

    槍打出頭鳥這話一點兒都不假,李密這麽早就想做盟主,擺明了是要當一把出鳥頭。於是,李淵回信了,書信的主旨就是拍馬屁。李密收到回信後,拿著那封信給周圍人看了一遭,捏著紙張,樂嗬嗬地對別人說:“看來李淵還真是疲軟啊!”唐國公還真是疲軟,為了能讓李密替自己擋住敵人的炮火,每次回信都羅列出一大堆華麗的馬屁詞。李密雖然是個聰明人,但聰明人要是犯起糊塗來,就比什麽都可笑。

    李密機關算盡,到最後還是讓李淵給算計了。

    此時正是七月,雨一直下,氣氛還算融洽。

    【新浪UC】

    李淵:看透別說透,繼續做盟友。

    柴紹:精辟,請嶽父猜猜俺爹叫什麽!

    李淵:柴可夫斯基?

    所有人都知道,起義不是過生活,更不是過家家。在城中堅守自閉等於等死,出戰不力卻也會消損元氣,分析來分析去,哪樣的死法都很難看。此時的李淵距離長安還很遠,況且,長安兵力強盛,想要攻破,就必須要有一個跳板。

    誰都知道,這個地方,就是河東。

    河東處於黃河九曲轉折之地,恰好卡在黃河轉折點上,距離長安三百裏遠,易守難攻,是軍隊休整的好地方,亦是從太原方向進攻長安的必經之地。那麽接下來,李淵的軍隊就要開往河東了。被李淵同誌封為皇帝的代王楊侑此時正在長安(楊廣派他留守)聽一群人在底下議論朝政,與普通情況不同,大臣們討論問題的時候容不得他插嘴。他知道,那個給自己封號的老家夥(李淵)如果進攻長安,自己就會像當年的楊勇一樣被幽禁至死。想到這裏,他不禁打了一個冷戰。

    李淵還是來了,洶湧而來。楊侑真想擁有一雙大手,直接將李淵擋在黃河的那邊。可是,他年紀太小太小,小到隻能唯唯諾諾,任人擺布,小到自己的聲音被淹沒在大臣的辱罵聲中。此時的楊侑,剛剛十二歲。

    實際上,如果楊侑足夠聰明,他會知道他還是有雙手的,這手足夠大,足夠結實,足以抵抗大隋所有動亂。屈突通和宋老生就是大隋的左膀右臂,但是這是十年前的情況,不是現在。不過,楊侑還是下令了,“屈突通,必須扛住李淵的轟擊。”

    身在河東的屈突通接到命令後,一聲長歎。他知道,這是一場必敗的戰爭,而他正是這場必敗戰爭中的必敗客。必敗的戰爭?有那麽可怕嗎?屈突通不是不怕,但無所謂,對於道義來說,死算什麽?屈突通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他是隋朝猛將,鮮卑族人。

    他還有個弟弟,名叫屈突蓋,兩人都是地地道道的長安人。兄弟二人,哥哥是右親衛大都督,弟弟是長安縣令(北京市市長),是我們全家人學習的榜樣。更加難得的是,他們都很不討人喜歡;比難得還難得的是,討厭他們的人都是地痞惡棍。

    如果你生活在大業年間,又是京城長安人氏,就一定要記住這麽一句話:寧食三鬥艾,不見屈突蓋;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

    切記,切記,否則萬一哪天犯事兒了,就會死得很慘。

    清正廉明的兄弟二人在長安城中家喻戶曉,讓惡人聞風喪膽!

    屈突通是一個不妥協的人,他是大隋的壁壘。對於屈突通這個人我們多少還能欣慰,因為我們能知道他的詳細情況,而下邊這個人一出場,色調就顯得十分暗淡。不過,依我看,此人的能力並不比任何大將低,而且他還有個十分容易記住的名字--宋老生。隻不過曆史對於此人的記載僅僅限於一個名字和一場戰鬥。宋老生,男。生卒年月不詳,家庭住址不詳,出身履曆不詳,隋末大將。

    宋老生被楊侑(實際上是大臣)安排在了霍邑,因為霍邑是河東身前的盾牌。霍邑不保,河東就成了剝殼的雞蛋。此次,他與屈突通形成統一戰線,遙相呼應,坐等李淵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