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序:《1946—2109》(背景)(1/3)

作者:黃華溢字數:7714更新時間:2023-10-22 02:16:09

    《網絡遊戲紀年表1946—2109》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研製成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為人類敞開了。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編寫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在電腦上運行的遊戲《太空大戰》,八年後,一個叫做瑞克·布羅米的人重新編寫了《太空大戰》,與八年前相比不同之處在於——它可支持兩人遠程連線。

    這意味著,網絡遊戲誕生了!

    不過,當時的網絡遊戲還不成熟,遊戲數據無法保存,無法跨係統運行,無數編程愛好者開始在網絡遊戲道路上艱難探索。

    1978年,在英國的埃塞克斯大學,羅伊·特魯布肖用DEC-10編寫了世界上第一款MUD遊戲——“MUD1”,後來理查德·巴特爾繼續改進遊戲,使它成為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多人交互網絡遊戲,它可以保證整個虛擬世界的持續發展,盡管這套係統每天都會重啟若幹次,但重啟後遊戲中的場景、怪物和謎題仍保持不變,這使得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獲得持續的發展,而且它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台PDP-10計算機上運行,而不局限於埃塞克斯大學的內部係統,這標誌著網絡遊戲已經走到了第二代。

    1992年首款3D遊戲引擎——Wolfenstein誕生,網絡遊戲的畫麵即將迎來新一輪革新。

    1996年秋季Archetype公司發布了全球第一款3D遊戲《子午線59》,標誌著第三代網絡遊戲的到來,這時候,越來越多的專業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介入網絡遊戲,一個規模龐大、分工明確的產業生態環境最終形成。這個時期,大型網絡遊戲(MMOG)的概念浮出水麵,網絡遊戲不再依托於單一的服務商和服務平台而存在,而是直接接入互聯網,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一個大一統的市場。

    1997年,網絡遊戲中永恒的經典——《網絡創世紀》用戶人數突破10萬大關,被譽為“第一網絡遊戲”。《網絡創世紀》的成功加速了網絡遊戲產業鏈的形成,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越來越多的專業遊戲公司的介入,網絡遊戲的市場規模迅速膨脹起來。

    1998年,網絡遊戲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無盡的任務》、《天堂》、《艾莎隆的召喚》《亞瑟王的暗黑時代》《魔獸世界》等一大批優秀網絡遊戲相繼誕生,一些傳統的單機遊戲開發商,如Maxis、Westwood和暴雪等,也依托自己的品牌實力加入進來。

    2006年,隨著WEB技術的發展,網站技術上各個層麵得到提升,網頁遊開始嶄露頭角,並迅速在全球發展開來,網頁遊戲(也稱“無端網絡遊戲”)作為網絡遊戲的一個分支已經逐漸形成。

    2014年,信息傳輸技術和WEB技術先後取得革命性突破,美國EA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無端大型網絡遊戲——《FIFAWEB》,網頁遊戲不再局限於文字和圖片,而是和大型網絡遊戲一樣,有了豐富多彩的內容,由此,網絡遊戲走到了第四代。

    2018年,威世智公司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4D網絡遊戲——《龍與地下城·曙光》(《DND·Dawn》),轟動業界,網絡遊戲史再次向前翻開了新的一頁,不過由於4D遊戲需要購買昂貴的4D影像設備,大量的玩家隻能望洋興歎,僅僅過了兩年,4D遊戲的熱潮便退了下去,還在開發中的4D遊戲紛紛胎死腹中,3D遊戲卷土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