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過河卒(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16474更新時間:2019-12-03 01:19:14

    豪閥世族的讀書人,雖然往往被武人譏諷為道貌岸然,裝腔作勢。

    可規矩就是規矩,打從娘胎生下來,就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士族子弟,無一例外,從小耳濡目染。

    當然,也有盛產清談名士和荒誕狂士的南澗國,以言行不拘泥於禮儀,著稱於世。

    劉灞橋問道:“你和陳對到底什麽關係,至於如此畏懼她?如果涉及家族機密,就當我沒問。”

    陳鬆風站起身,去關上屋門,坐在原本管事的椅子上,輕聲反問道:“劉姓少年的買瓷人名分,幾經波折,最後輾轉到我龍尾郡陳氏手中,你就不好奇是為何?”

    劉灞橋點點頭。

    恐怕搬山猿打破腦袋也想不到,因為那部劍經聞風而動的競爭對手,竟然不是死敵風雷園,而是橫空出世的龍尾郡陳氏。

    陳鬆風麵容疲憊,應該是一路行來長期鬱結,多思者心必累,終於忍不住要找個人吐吐苦水了,加上他深信劉灞橋的人品性情,所以緩緩說道:“雖說我們陳氏與你們風雷園關係更近,但陳氏子孫恪守祖訓,不摻和山上山下的恩怨,已經堅守這麽多年,難道一本對於陳氏子弟十分雞肋的劍經,就能夠讓我們為此破例?陳氏是書香門第,不是修行世家,趟這渾水,有何意義?”

    劉灞橋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了想,“是那個陳對的家族,想要將這部劍經收入囊中?難不成她家是哪個不出世的劍修豪族?”

    陳鬆風搖頭道:“並非如此。先前你也薛管事提及,小鎮陳氏分兩支,陳對就是屬於最早遷出去的那一支,走得很徹底,幹脆連東寶瓶洲也不待了,直接去了別洲,經過一代代的繁衍生息,開枝散葉,陳對所在家族,如今已經被譽為‘世間坊樓之集大成者’。當然,這些消息,在東寶瓶洲從未流傳,我們龍尾郡陳氏也隻是因為與他們有丁點兒淵源,才得以知曉內幕。”

    劉灞橋嗤笑道:“是那娘們吹牛不打草稿,還是欺負我劉灞橋沒學問?她家能有功德坊?”

    陳鬆風伸出兩根手指。

    劉灞橋白眼道:“聽清楚了,我說的是功德坊,不是功名坊!”

    陳鬆風沒有收起手指。

    劉灞橋有些吃癟,繼續不服氣問道:“那學宮書院坊,她家能有?!”

    劉灞橋所謂的學宮書院坊,自然是儒家正統的三學宮七十二書院,絕非世俗王朝的普通書院。

    偌大一座東寶瓶洲,不過山崖、觀湖兩座書院。

    陳鬆風緩緩收起一根手指,還剩下一根。

    劉灞橋佯裝要起身,雙手撐在椅子把手上,故作驚慌道:“我趕緊給那位姑奶奶道歉去,我了個乖乖,就這種蠻橫不講理的身世,別說讓你陳鬆風翻幾本書,就是讓你做牛做馬也沒半點問題嘛。”

    陳鬆風笑而不語。

    這大概就是劉灞橋的獨有魅力,能夠把原本一件憋屈窩囊的糗事,說得讓當事人完全不生氣。

    劉灞橋扭了扭屁股,雙臂環胸,好整以暇道:“好了,知道那位祖宗奶奶的嚇人來曆了,你接著說正題。”

    陳鬆風笑道:“其實答案薛管事也說了。”

    劉灞橋靈光一現,“劉姓少年的祖上,是陳對那一支陳氏留在小鎮的守墓人?”

    陳鬆風點頭道:“孺子可教。”

    劉灞橋咦了一聲,“不對啊,劉姓少年家祖傳的劍經,不是出自於正陽山那位叛徒嗎?當然了,也算是我們風雷園的祖師之一,不管如何,時間對不上,怎麽能夠成為陳對家族的守墓人?”

    陳鬆風解釋道:“我可以確定,劉家最早正是陳對家族的守墓人,至於後來躲去你們風雷園的那位劍修,最後又為何來到小鎮,成為劉家人,還傳下劍經,估計有一些隱晦內幕吧。所以最後傳家寶成了兩樣東西,劍經加上瘊子甲。至於陳對,她其實誌不在寶物,隻是來祭祖罷了。在此之外,如果劉家人還有後人,無論資質如何,她都會帶回家族傾力栽培,算是回報當年劉家老祖的守墓之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