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二章 先生學生,師兄師弟(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22528更新時間:2019-12-03 01:19:21

    吳鳶立即覺得這張輕飄飄的對聯很燙手。

    他忍不住問道:“先生要這春聯做什麽?”

    崔瀺笑道:“給你那位寶貝師兄長長見識,省得經常說我是仗著年紀大,才能字寫得比他好,現在好了,這副春聯是他的同胞兄弟寫的,我不信他還能找到什麽借口。”

    吳鳶想了想,忍住笑意,輕聲道:“比如宋集薪在鄉野之地,整天沒事做,光顧著練字,所以勤能補拙,所以寫出來的字就好一些?”

    崔瀺一臉驚訝,“這也行?”

    吳鳶笑著點頭,“小師兄做得出來。”

    崔瀺搖頭道:“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打得少了,規矩從來棍棒出啊。”

    吳鳶把那張春聯放回桌上,隨意說道:“先生你的先生,一定規矩很重。”

    吳鳶一直不知道自家先生師承何處,甚至連大致文脈流傳都不清楚。恐怕整個大驪,曉得此事的人物,屈指可數。

    崔瀺突然微微坐直身體,“錯嘍,先生教我,就跟我教你們差不多,一樣的,所以我的先生,才教出我這麽個學生,數典忘祖,做人忘本,嗯,還有欺師滅祖。”

    吳鳶以為自己聽錯了。

    崔瀺淡然道:“你沒有聽錯。”

    崔瀺伸了個懶腰,“我求學之時,還沒有現在這般激進,隻敢提出‘學問事功,兩者兼備’之議,先生就賞了我‘世風日下罪魁禍首’八個大字。”

    崔瀺越來越坐正身體,直視著對麵自己學生的眼睛,“你知道最可氣的地方,是什麽嗎?是我這位先生,不等我說完議題,就打斷了我,一向以治學嚴謹著稱於世的先生,甚至不願意為這個問題多想一天,一個時辰,一炷香,都沒有,就直接丟給我那八個字。我有個師弟,每次跟先生詢問經典疑難,先生必然次次如長考一般,悉心教導,唯恐出現絲毫偏差,其中一次,你知道我家先生想了多久,才給出他的答案嗎?”

    崔瀺伸出一根手指。

    吳鳶盡可能往多了去想,試探性說道:“一個月?”

    這一刻,以清秀少年麵貌現世的大驪國師,臉色古怪至極,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十年。”

    吳鳶咽了咽口水,再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崔瀺重重呼出一口氣,自嘲道:“故人故事故紙堆,都無所謂了。何況不無所謂,又能如何呢?”

    崔瀺站起身,收起那股罕見的複雜情緒,對吳鳶說道:“今天讓你來這裏,是要你見一個人,我先忙點事情,你去門口等著。”

    吳鳶如獲大赦,起身離開。

    崔瀺走到那個容貌精致的癡呆少年身邊,蹲下身後,揉著下巴,像是在尋找瑕疵。

    暮色中,吳鳶帶著一名戴著鬥笠的男子走入大堂,崔瀺這才站起身,對他們兩人說道:“自己人,隨便坐。”

    那人落座後,輕輕摘下鬥笠,露出一張英俊卻病態蒼白的臉龐,整個人精神氣極其糟糕,像是身負重傷,咳嗽不斷,散發出淡淡的血腥味。

    吳鳶臉色凝重:“觀湖書院崔明皇?!”

    然後吳鳶迅速望向自家先生。

    崔瀺,崔明皇。大驪國師,觀湖書院。

    難道?

    吳鳶頭皮發麻,心頭震動,開始擔心自家能否活著離開這座宅子了。

    先生殺人,口頭禪是按規矩辦事。

    但問題是大驪王朝的練氣士,幾乎沒有誰能夠理解先生的規矩。

    就算是吳鳶這種嫡傳弟子,也從來不敢認為自己真正了解先生的心思。

    崔瀺搬了條椅子到木訥少年身邊,背對著吳鳶和崔明皇,笑道:“不用緊張,一位是我難得欣賞的家族子弟,一位是有望繼承我衣缽的得意門生,所以你們兩個不用猜來猜去,可以把事情往好處想。”

    吳鳶壯起膽子,問道:“先生出自崔氏?”

    崔瀺沒理睬。

    崔明皇苦笑道:“師伯祖早就被崔家逐出宗族,還下令生不同祖堂,死不共墳山。”

    吳鳶臉色陰晴不定。

    始終沒有回頭的崔瀺笑著說道:“放心,這些醃臢往事,咱們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一開始就知道的。對了,崔明皇,吳鳶接下來任何問題,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吳鳶靈犀一動,直接問了一個最大的問題,“齊靜春之死,是先生的手筆?”

    崔瀺不願意開口說話。

    崔明皇臉色如常,回答道:“齊靜春之前得到過一封密信,來自山崖書院,寫信之人告訴齊靜春,他們那位自囚於某座學宮功德林的先生,真的死了。”

    吳鳶皺了皺眉頭,這是他不曾聽聞的一樁天大秘事,估計是隻有儒家三大學宮和七十二書院的當家人物,才有資格知曉內幕。但是其它一些風言風語,吳鳶和許多出身世族的讀書種子一樣,大多有所耳聞。

    不過短短百年,昔年被尊奉於儒教文廟第四位的神像,先是從文聖之位撤下,挪到了陪祭的七十二聖賢之列,然後從陪祭首賢的位置上不斷後移,直到墊底,在今年開春時分,更是被徹底搬出了文廟,不但如此,有人試圖偷偷將其供奉在一座道觀內,卻被發現,最終被一群所謂的無知百姓推倒打爛,朝野上下,這位聖人的畢生心血,所撰寫經典文章,一律禁絕銷毀,所推行的律法政策,被各大王朝全部推翻,名諱從正史中刪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