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一十四章 那些心尖上搖曳的悲歡離合(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24084更新時間:2019-12-03 01:21:30

    有這樣的小師弟。

    身為師兄,豈能不與有榮焉?

    這與出身貴賤、修為高低都沒有任何關係。

    他茅小冬的先生是文聖,師兄有齊靜春、左右他們,也早早認識阿良,還被禮記學宮看好,甚至曾經問道於那位一劍打開黃河小洞天的中土讀書人。

    他一樣有過很多的大機緣,走過很多求學路,認識過無數高人逸士,甚至還與農家老祖喝過無數場酒,同行萬裏山河。

    可茅小冬還是覺得自己不如陳平安。

    因為他茅小冬錯過了太多,沒能抓住。

    崔東山曾經無意間說起過,陳平安離開驪珠洞天後的最凶險一段心路。

    不是什麽打打殺殺,而是阿良找到了他。

    那場看似隻有福緣沒有半點風險的考驗,如果陳平安心性移動分毫,就會淪為跟趙繇一樣,可能將來的歲月裏,又像趙繇那般,另有自己的機緣,但陳平安就一定會錯過阿良,錯過齊靜春,錯過齊靜春幫他辛苦掙來的那樁最大機緣,錯過老秀才,最後錯過心儀的女子,一步錯,步步錯,滿盤皆輸。

    茅小冬當時不得不問,“那陳平安又是靠什麽涉險而過?”

    崔東山當時給了一個很不正經的答案,“我家先生知道自己傻唄,當然,運氣也是有的。”

    茅小冬還想要刨根問底,隻是崔東山已經不願再說。

    到最後,茅小冬從京城文廟搬來的那些禮器祭器,未能雪中送炭,隻是錦上添花。

    不過茅小冬對此當然更加高興。

    這意味著那顆金色文膽煉製為本命物的品秩,會更高。

    距離那枚水字印,當然會遜色,但是天底下,上哪兒再去找一枚齊靜春以自身精神氣篆刻為字的印章?

    便是茅小冬都替陳平安感到惋惜,竟然將山字印壞在了蛟龍溝那邊,不然營造出“山水相依”的大格局,可就不是兩件本命物成功後,一舉突破二境瓶頸,躋身練氣士二境巔峰這麽簡單了,板上釘釘的三境巔峰!哪怕之後剩餘三件本命物品秩再差,隻要湊足了五行之屬,必然破開練氣士的第一道大門檻,直達中五境!

    不過茅小冬也清楚,攜帶齊靜春的山字印去往倒懸山,極有可能會出現大波折。

    這些看似無跡可尋的取舍得失,大概就是陳平安比拳法、練劍和讀書,甚至比一些他已經悟出的道理,更內在的“根本學問”。

    關於此事,崔東山其實最有鑽研,神人之分,魂魄深處,為何為人,崔東山和崔瀺在這條細微幽深的道路上,走得極遠,說不定還是世間最遠之人。

    傳聞當年崔瀺決定叛出文聖一脈之前,就去了中土文廟那座學問堂,在那邊一言不發,看了地上如金色粟米的文字,足足三天三夜,隻看最底下的,稍高處文字,一個不看。

    茅小冬微微歎息一聲。

    不管如何,能夠順利將這顆金色文膽煉化為本命物,已是一樁極其不俗的機緣。

    事不求全,心莫太高。

    不再神遊萬裏,茅小冬將一件件禮器祭器中的文運,先後傾倒入那座丹爐內,手法妙至巔峰。

    這才有了謝謝石柔眼中,山巔光陰流水染上一層金色光彩的那幕絕美風光。

    五彩氤氳之氣彌漫的丹爐驟然沉寂,煙雲散盡。

    那顆安安靜靜躺在五彩-金匱灶底部的金色文膽,化作金色汁液,然後慢慢“生長”拔高成為一位一指身高的背劍儒衫讀書人,隻是一身金色,它一個跳躍,來到了丹爐頂部的邊緣,仰頭望向陳平安,隻是麵容依舊模糊,沒有定型清晰起來,大致是陳平安的模樣,除了背有一把長劍,腰間還有幾本以纖細金線係掛的金色小書,金色儒衫小人兒老氣橫秋道:“要多讀書!再有,是你自己說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已是大汗淋漓的陳平安擦了擦額頭汗水,點頭笑道:“共勉。”

    金色小儒士化作一道

    長虹,飛快掠入陳平安的肺腑竅穴,盤腿而坐,拿起腰間係掛的一本書,開始翻看。

    除此之外,還有一顆金色文膽懸停於洞府之中,與背劍懸書的儒衫小人其實為一體。

    茅小冬愣了愣,然後開始皺眉。

    陳平安疑惑道:“有不妥?”

    茅小冬神情凝重,問道:“那煉化為本命物的金色文膽,凝神為儒衫文士,我覺得不算太過驚異奇怪,可是為何它會說那句話?”

    陳平安認真思量片刻,說道:“我讀書識字之後,一直害怕自己總結出來的道理,是錯的,所以不管是當年麵對青衣小童,還是後來的裴錢,再就是問我那兩個問題的崔東山,都很怕自己的認知,其實是於我自己有理,實則對別人是錯的,最少也是不夠全麵、不夠高的粗淺道理,所以擔心會誤人子弟。”

    茅小冬釋然,反而欣慰笑道:“這就……很對了!”

    茅小冬站起身,揮手撤去山巔的聖人神通,但是書院小天地依舊還在,叮囑道:“給你一炷香功夫,接下來可以取出那塊‘吾善養浩然氣’的金色玉牌,將一些剩餘禮器祭器文運汲取,不用擔心自己過界,會無意中竊取東華山的文運和靈氣,我自會權衡利弊。在這之後,你就是正兒八經的二境練氣士了。”

    陳平安連忙起身致謝。

    茅小冬揮揮手,埋怨道:“真不曉得小師弟你身上這股客氣勁兒,到底是跟誰學來的。”

    陳平安玩笑道:“說不定是文聖老先生呢?”

    茅小冬立即板起臉正色道:“先生的良苦用心,你要好好領會!”

    陳平安尷尬道:“我開玩笑呢。”

    茅小冬訓斥道:“先生傳道在言傳,在身教,在點點滴滴,身為晚輩,豈能馬虎,豈可玩笑!”

    陳平安隻得點頭。

    茅小冬轉過身,滿臉笑意,哪有什麽生氣的樣子,小師弟你還嫩著呢。

    山巔光陰長河緩緩倒流,金秋時分退回盛夏光景,落葉返回樹枝,枯黃轉為濃綠。

    陳平安在茅小冬離開後,取出那枚金色玉牌,握在手心,開始汲取東華山之巔那些未被丹爐煉化的殘餘文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