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堵不如疏(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21356更新時間:2019-12-03 01:21:54

    陳平安對於那塊神水國禦製鬆煙墨和冪籬泥女俑,都興趣一般,看過也就算了,但是最後這幅摹本草書帖,仔細端詳,對於文字或者說是書法,陳平安一直極為熱衷,隻不過他自己寫的字,跟下棋差不多,都沒有靈氣,中規中矩,十分呆板。但是字寫得不好,看待別人的字寫得如何,陳平安卻還算有些眼光,這要歸功於齊先生三方印章的篆文,崔東山隨手寫就的許多字帖,以及在遊曆途中專門買了本古印譜,之後在那藕花福地三百年光陰中,見識過諸多身居廟堂之高的書法大家的墨寶,雖是一次次浮光掠影,驚鴻一瞥,但是大致意味,陳平安記憶深刻。

    所以沒有打算在青蚨坊花錢的陳平安,有些心動,反正聽洪老先生的口氣,禦製鬆煙墨和冪籬泥女俑,靈氣充沛,肯定不便宜,唯獨這幅字帖,應該不算太貴。

    陳平安便問了價格,老人伸出一手掌,晃了晃。

    五顆小暑錢。

    當年那雙青神山竹筷,也就這個價格。

    陳平安搖搖頭,“買不起。”

    不是不喜歡,是不舍得五顆小暑錢,擱在世俗市井,可就是五十萬兩銀子!

    當年在梅釉國那座縣衙內,跟那個瘋癲酒鬼縣尉購買了一大摞草書字帖,才五壺仙家釀酒而已,滿打滿算,也不到一顆小暑錢。

    買賣一事,就怕貨比貨!

    若是沒有跟那落魄縣尉以酒沽貼的經曆,陳平安說不定就跟老先生遇見了竹筷差不多,一咬牙也就買下。

    老人也不強求,知道對方是在價格上犯了難,不管如何,這個背劍遊俠兒,能夠真心喜歡這幅草書,就已經不枉費他拿出字帖來。

    就在此時,門外那位彩衣女子輕聲道:“洪老先生,怎麽不拿出這間屋子最壓箱底的物件?”

    老人氣笑道:“情采,人又不是你領來的,就算我這屋子賣出去了東西,也沒你半顆銅錢的事兒,瞎起什麽哄!”

    女子明顯與老人關係不錯,玩笑道:“沾客人的光,多看幾眼寶貝也是好的嘛。”

    她對陳平安笑道:“這位公子,來了這間屋子,一定要瞧瞧洪老先生的壓堂貨,不看白不看。”

    陳平安其實沒有這個意圖,但是洪揚波卻笑著伸出手指,點了點,“胳膊肘往外拐,趕緊找個漢子嫁了,省得每天吃飽了撐著,在青蚨坊坑我們這些老頭子。行了,反正已經看過了三樣好東西,不差一件壓堂貨。”

    老人最終取出一隻四四方方的纏金絲錦盒,打開後,頓時有一股沁涼寒氣撲麵而來,卻無半點陰煞之感,如隆冬大雪,堂堂正正。

    陳平安定睛一看,裏邊擱放著四枚天師斬鬼背花錢,如出一轍。

    老人陸續將四枚大花錢一一翻過來,微笑道:“分別是雷公、電母、雨師、火君,各自捉妖降魔。這是一套花錢壓勝的珍稀法寶,好看,也中用。曾經有位朱熒王朝的皇室子弟,想要出錢購買,隻是出價稍稍低於老夫的預期,本來倒也不是能賣,就是那家夥太過氣勢淩人,見著了老夫的壓堂貨,哪怕內心竊喜,也擺出一臉故作鎮定的虛偽模樣,老夫瞅著就心煩,這點小伎倆,擱在市井坊間賣弄也就罷了,到老夫跟前來丟人現眼,真是丟盡了朱熒王朝的顏麵,就找了個借口,不賣了。

    ”

    老人笑道:“哪怕不買,也可以上手,又不是什麽尋常瓷器,摔不壞。”

    陳平安撚起其中一枚花錢,將正反兩麵仔細凝視,收起視線後,問道:“怎麽賣?”

    老人說道:“一套四枚,不拆分賣。”

    老人還是抬起一隻手掌,晃了晃。

    當然不是五顆小暑錢了,而是那穀雨錢。

    陳平安笑問道:“沒得商量了?”

    老人搖搖頭,“絕不殺價,不然對不住這套從皚皚洲流傳過來的珍貴花錢。”

    陳平安問道:“當年那個朱熒王朝的皇室子弟,是不是壓價到了四顆穀雨錢?”

    老人笑著點頭。

    陳平安苦著臉道:“那我好像跟他沒兩樣啊。”

    他也想砍價到四顆穀雨錢,也愛不釋手,很想要一鼓作氣收入囊中。

    錢是死的,人是活的。

    陳平安在將那桐葉咫尺物交給魏檗後,下山之前,讓魏檗取出了兩筆穀雨錢,一筆是五顆,陳平安自己隨身攜帶,想著下山遊曆,五顆穀雨錢怎麽都足夠應付一些突發狀況,至於另外一筆,則是讓人送往書簡湖,交給顧璨籌辦兩場周天大醮和水陸道場。

    真要是真遇上類似青羊宮陸雍手上的五彩-金匱灶,動輒五十顆穀雨錢,隻要不涉及大道根本,陳平安就當與自己有緣無分了。

    畢竟如今都是開銷花錢,除了騎龍巷兩間市井鋪子能夠每月賺幾十兩銀子,落魄山在內所有山頭,暫時都沒有一顆神仙錢進賬。

    實在是不能再隻花錢不掙錢了。

    老人爽朗笑道:“還是有些不一樣的,老夫看你小子順眼多了。你隻管隨便砍價,反正老夫都不答應。”

    陳平安刹那之間,心有靈犀,試探性問道:“敢問青蚨坊每年給洪老先生的供奉薪水,是多少?”

    龍泉郡的牛角山包袱齋,人是走了,可那些耗費巨資打造的建築和店麵都還在,而且作為擁有一座仙家渡口的牛角山,隻此一家,確實適宜做買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