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和江湖人以及美人(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33512更新時間:2019-12-03 01:22:09

    少女是有私心的,想要去見一見那位大篆國師當年贏了自己爺爺的關門弟子,那位追隨國師修行道法的神仙中人,如今才二十歲出頭,亦是女子,據說生得傾國傾城,兩位周氏皇子還為她爭風吃醋來著,一些喜好手談的閨閣好友,都希望她能夠親眼目睹一眼那位年輕仙子,到底是不是真如傳聞那般姿容動人,神仙風采。她已經放出大話,到了大篆京城的草木集盛宴,一定要找機會與那位仙子說上幾句話。

    那佩刀漢子一直守在行亭門口,一位江湖宗師如此任勞任怨,給一位早已沒了官身的老人擔任扈從,來回一趟耗時小半年,不是一般人做不出來,胡新豐轉頭笑道:“大篆京城外的玉璽江,確實有些神神道道的誌怪說法,近年來一直在江湖上流傳,雖說做不得準,但是隋小姐說得也不差,隋老哥,咱們此行確實應該小心些。”

    老人有些為難。

    連胡新豐這樣的江湖大俠都如此說了,老人難免心中惴惴。可要說就此打道回府,又心有不甘。

    那位頭戴冪籬、束婦人發髻的女子輕輕歎息,她總是有些心神不寧,關於此次與父親和侄子侄女一同遠遊大篆京城,她私底下有過數次卜卦,皆卦象古怪,大險之中又有福緣纏繞,總之就是福禍不定,讓她實在是難以揣度其中深意。其實按照常理而言,大篆王朝承平已久,國力鼎盛,與南邊那座大觀王朝實力在伯仲之間,雙方皇室又有聯姻,大篆周氏又有女子武神和護國真人坐鎮京城,玉璽江那點古怪傳聞,即便是真,都不該有大麻煩。她相信從來沒有敕封水神、建造神祠的玉璽江,確實有可能藏匿有一條黑蛟,但要說一條水蛟能夠攪亂大篆京城,她卻是不信。

    歸根結底,她還是有些遺憾自己這麽多年,隻能靠著一本高人留下的小冊子,僅憑自己的瞎琢磨,胡亂修行仙家術法,始終沒辦法真正成為一位明師指點、傳承有序的譜牒仙師,不然大篆京城,去與不去,她早該心中有數了。

    少年咧嘴一笑。

    自己姑姑是一位奇人,傳聞奶奶懷胎十月後的某天,夢中有神人抱嬰孩走入祠堂,親手交予奶奶,後來就生下了姑姑,但是姑姑命硬,從小就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早年家中還有雲遊高人路過,贈予三支金釵和一件名為“竹衣”的素紗衣裳,說這是道緣。高人離去後,隨著姑姑出落得越來越亭亭玉立,在五陵國朝野尤其是文壇的名氣也隨之越來越大,可是姑姑在婚嫁一事上太過坎坷,爺爺先後幫她找了兩位夫君對象,一位是門當戶對的五陵國探花郎,春風得意,名滿五陵京城,不曾想很快卷入科舉案,後來爺爺便不敢找讀書種子了,找了一位八字更硬的江湖俊彥,姑姑依舊是在快要過門的時候,對方家族就出了事情,那位江湖少俠落魄遠遊,傳言去了蘭房、青祠國那邊闖蕩,已經成為一方豪傑,至今尚未娶妻,對姑姑還是念念不忘。

    姑姑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卻依舊美豔動人,宛如壁畫走出的仙子。

    如果不是姑姑這麽多年深居簡出,從不露麵,便是偶爾去往寺廟道觀燒香,也不會揀選初一十五這些香客眾多的日子,平時隻與屈指可數的文人雅士詩詞唱和,至多就是世代交好的熟客登門,才手談幾局,不然少年相信姑姑哪怕是這般歲數的“老姑娘”了,求親之人也會踏破門檻。

    清秀少年對於大篆京城之行,也有與姐姐不太一樣的憧憬,周氏皇帝舉辦草木集之外,大篆王朝還會率先推出十大江湖高手和四大美人,隻要在列之人身在大篆京城,都可以被周氏皇帝接見,贈送一份重禮。說不定如今大篆京城,就已經聚集了許多新上榜的年輕宗師,每十年一次的江湖評點,哪位老人會被擠掉,哪位新麵孔可以登榜,大篆京城亦有巨額賭注。

    這位五陵國隋姓少年雖然出身書香門第,注定會按部就班,跟隨他爺爺和父輩以及兄長走過的路,一步一步成為五陵國文官,可是少年自己內心深處,卻對行俠仗義的江湖豪傑最是向往,在書房藏了數十本江湖演義小說,本本翻爛,倒背如流。少年對胡叔叔這樣闖出名堂的武林中人,更是崇拜得一塌糊塗,若非胡大俠已經有了妻女,少年都想要撮合他與姑姑在一起了。

    陳平安見那隋姓老人的神色,應該還是想要去往大篆京城居多,就不再多說什麽。

    在先前複盤結束之時,便剛好雨歇。

    隻是外邊道路泥濘,除了陳平安,行亭中眾人又有些心事,便沒有著急趕路。

    陳平安已經收起棋盤棋罐放在竹箱內,手持行山杖,戴好鬥笠,告辭離去。

    先前瞥一眼雨幕,投子認輸,複盤結束,恰好大雨停歇天色放晴。

    這本就是陳平安的又一種無聲提醒,至於那個冪籬女子能否察覺到蛛絲馬跡,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

    那佩刀男子是一位五境武夫,在五陵國境內應該算是雄踞武林一方的宗師了。

    至於冪籬女子好像是一位半吊子練氣士,境界不高,約莫二三境而已。

    陳平安剛走到行亭外,皺了皺眉頭。

    有這麽巧?

    這荒郊野嶺的山野小路上,為何會有一位金身境武夫策馬趕來。以隋姓老人的身份,應該不至於有這樣的廟堂死敵、江湖仇家。

    這大篆王朝在內十數國廣袤版圖,類似蘭房、五陵這些小國,興許都未必有一位金身境武夫坐鎮武運,就像寶瓶洲中部的彩衣國、梳水國,多是宋老前輩這樣的六境巔峰武夫,武力便能夠冠絕一國江湖。隻不過山下人見真人神仙而不知,山上人則更易見修行人,正

    因為陳平安的修為高了,眼力火候到了,才會見到更多的修道之人、純粹武夫和山澤精怪、市井鬼魅。不然就像當年在家鄉小鎮,還是龍窯學徒的陳平安,見了誰都隻是有錢、沒錢的區別。

    不過這麽多年的遠遊四方,除了倒懸山、渡船這樣的地方,終究還是凡夫俗子見到更多,隻是故事更少罷了。

    不過那位武夫很快就停馬在遠方,似乎在等人。

    身旁應該還有一騎,是位修行之人。

    然後行亭另一個方向的茶馬古道上,就響起一陣雜亂無章的走路聲響,約莫是十餘人,腳步有深有淺,修為自然有高有低。

    陳平安有些猶豫,伸出一腳,踩在泥濘當中,便從泥濘中拔出靴子,在台階上蹭了蹭鞋底,歎了口氣,走回行亭,無奈道:“幹脆再坐會兒,讓日頭曬曬路再說,不然走一路,難受一路。”

    那少年是個不拘束性子的,樂觀開朗,又是頭一回走江湖,言語無忌,笑道:“機智!”

    陳平安笑了笑。

    胡新豐有些無奈,回頭得說說這小子,在江湖上,不可以如此放肆。

    不曾想那冪籬女子已經開口教訓,“身為讀書人,不得如此無禮,快給陳公子道歉!”

    少年趕緊望向自己爺爺,老人笑道:“讀書人給人道歉很難嗎?是書上的聖賢道理金貴一些,還是你小子的麵子更金貴?”

    少年倒也心大,真就笑容燦爛,給那鬥笠青衫客作揖道歉了,那個遠遊求學之人也沒說什麽,笑著站在原地,沒說什麽無需道歉的客氣話。

    少女掩嘴嬌笑,看頑劣弟弟吃癟,是一件開心事嘛。

    隋姓老人笑道:“公子,我們就繼續趕路了。”

    陳平安笑著點頭,“有緣再會。”

    隻是當他們想要走出行亭牽馬之時,就看到那邊蜂擁而來一撥江湖人士,大踏步前行,泥濘四濺。

    胡新豐按刀而立,沒有上馬,同時悄悄打了一個手勢,暗示身旁四人不要著急踩鐙上馬,免得有居高臨下與人對視的嫌疑。

    那夥江湖客半數走過行亭,繼續向前,突然一位衣領大開的魁梧漢子,眼睛一亮,停下腳步,大聲嚷道:“兄弟們,咱們休息會兒。”

    冪籬女子皺了皺眉頭。

    胡新豐輕聲道:“給他們讓出道路便是,盡量莫惹事。”

    隋姓老人點點頭,少年少女都盡量靠近老人。

    那鬥笠青衫客似乎也一樣,不敢繼續呆在行亭,便在台階另一頭,側身而行,與他們的想法如出一轍,將行亭讓給這撥一看就不是什麽善男信女的江湖人。

    但是哪怕那個臭棋簍子的背箱年輕人,已經足夠小心謹慎,仍是被故意四五人同時走入行亭的漢子,其中一人故意身形一晃,蹭了一下肩頭。

    那青衫年輕人一個踉蹌後退,道了一聲歉,那青壯男子揉著肩膀,怒道:“這麽寬的路,別說是兩條腿走路,你就是有二十條,都夠咱們各走各的了,你小子不長眼睛,非要往我身上撞?還是說見我好欺負,覺得這兒有女子,想要顯擺一回英雄氣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