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四十四章 舟中之人盡敵國(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44208更新時間:2019-12-03 01:22:18

    至於南邊的寶瓶洲,先前聽那些修士在外邊山頭的閑聊,除非繞路,不然就需要經過北嶽地界,那尊北嶽正神,一旦躋身了玉璞境,就相當於一位仙人境修士了。

    會比較麻煩。

    尤其對方還是山神出身,自己更難以完全隱藏蹤跡。

    總不能去給大驪宋氏當個小小供奉吧,如果知道消息更早,寶瓶洲新五嶽山神尚未確定,去撈個山嶽正神當當,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老人大概是實在厭煩了那縷劍氣的糾纏不休,便退回白霧茫茫當中,盤腿而坐,身邊有一隻隻折紙仙鶴縈繞盤旋。

    進入這座遺址的入口,繪有四幅天王神像壁畫的那座洞室,其實是別處破碎山頭的遺物,被他煉山而成,堆砌在一起罷了,事實上,他所煉名山可不止這麽一座,所以下一次,別處機緣現世,便是另外一副光景了。一旦有合適的螻蟻修士入山,偶然撞破,他便會故意設置一道低劣禁製,讓地仙修士提不起太大興趣,至多是彩雀府孫清、水龍宗白璧這般,或是那桓雲,不過是為人護道。不是老人吃不下一兩位在他腹中打滾的元嬰,實在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所以那些牆上詩文字跡,皆是老人的手筆。

    用來對付自以為是的聰明人。

    後來那五十餘人,便是太笨,遠遠不如前三撥修士,他便幹脆撤了所有禁製,使了一個小手段,結果有人爭先,便人人爭先。

    人心從來讓他不意外。

    第一撥人進入仙家洞府,抬頭便見仙鶴盤旋,也是一招小小的妙手。

    世間修道之人,一個個喜歡疑神疑鬼,他不折騰出點花樣來,要麽蠢到無法上鉤,要麽怕死到不敢咬餌。

    說來可笑。

    若是入山之人,一個個浩然正氣,誰也不殺誰,各拿各寶,他還真沒轍,至多就是關閉大門,讓那些修士一個個老死於此。

    涼亭對弈的兩具屍骸,早年便是如此。

    不是真殺不成人,而是得不償失。

    一旦真身顯露,那縷殘留劍氣就不會客氣了,甚至可以循著痕跡,直接殺入茫茫白霧當中。

    老者在蟄伏千年之久的漫長歲月裏,就吃過兩次大苦頭。

    何況仗著境界,以力殺人,如稚童以木搗爛蟻窩,老者最初在異鄉故土,做得多了,最終撞見了那位道觀供奉之人,所以才會淪落至此。

    山上諸多宮觀殿閣、天材地寶、仙家秘笈,對於老者而言,已經意義不大,更多還是準備未來等到自己的境界,在浩然天下任何一洲都足夠自保,才會開宗立派,到時候所有寶物機緣,便是自家宗門的底蘊所在。那些品相太差的,老人還真看不上眼,支離破碎之後,歸於天地,化為靈氣,亦無不可。

    此地靈氣充沛,尤其是水運濃鬱,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大千氣象。

    老者當下真正關注之人,不是那三位金丹地仙,是其他三人。

    一個是運氣太好,所以運氣便不好了。

    竟然莫名其妙就得了山巔道觀的三分機緣,一尊破碎的木胎神像,仙家秘煉而成的碧綠琉璃瓦,水運蘊藉的地麵青磚。

    還有兩人,一個是他破天荒動了收徒念頭的,的的確確與山上道緣沾點邊,若是真成了師徒,徒弟境界突飛猛進,一日千裏,將來在外邊奔波勞碌,與師父裏應外合,會讓他更加省心省力。說不得元嬰也隨便吃,師父證道果,弟子拿那金丹與元嬰與寶物,皆大歡喜,一起在浩然天下登頂,說不得有朝一日,還可以衣錦還鄉,讓那幫眼高於頂的臭牛鼻子老道,大吃一驚。

    一個則是最有意思的一個,所以就成了必須死的一個。

    而且多半不用他動手。

    到時候反正已經殺到了隻剩下五人,再多殺幾個,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其實那些人若是能夠精誠合作,摒棄成見,選擇共同破局,再加上那一縷劍氣存在,他便要麻煩許多。

    就隻能“挺著肚子”開始遠遊,慢慢等著那些家夥,一個個漸漸老死在這座肚裏洞天中,一身道行,化作靈氣,重歸小天地。

    隻不過可能嗎?

    絕無可能。

    哪怕對方如此相親相愛,最終出現一位有望躋身玉璞境的元嬰。

    真到了那種時刻,無非就是他付出一些代價,親自出手將其打殺。

    天地接壤,大劫臨頭。

    可不是他讓那三位紙片神祇隨口胡謅的玩笑話。

    如果有誰能夠獲得那縷劍氣的認可,才是最大的麻煩。

    天大的麻煩。

    好在目前看來,並無這種天命所歸之人。

    既然暫時閑來無事。

    老人打開一本書頁薄如蟬翼的書籍,內容以細微近乎不可見的蠅頭小楷寫就,期間還夾雜著一頁頁修士畫像。

    除此之外,便是一部章回體小說了。

    每一章,便是一位修士在此地的經曆與生死,事無巨細,皆有詳細描繪,所有人在此地的言行,都有一字不差的確切記載,不過每個故事的篇幅,有長有短。

    看似誰都是主角,但是誰都會死。

    這便是老人無數年來,在偷偷摸摸煉製名山大川之外,最重要的修行之道。

    白霧茫茫,山水境內,纖毫畢現。

    這便是真正上乘的神人觀山河。

    如今的聖人坐鎮小天地,可不是三教百家早年自己琢磨出來的門道,一樣是學來的。

    高大老者最想要去拜訪的,不是什麽三教聖人,而是那座諸子百家當中的小說家修士,他們坐鎮的白紙福地。

    肯定可以大道相互裨益,好一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這座天下的讀書人,說話就是講究。

    高大老者抬起頭,望向青山之巔的道觀方向,感慨良多。

    遙想當年,他追隨那人一起修道,山中人少,唯有書多,藏書極豐,他也算遍覽群籍。

    一次那人難得開口言語,詢問看書看得如何了。

    他答道,看道家典籍,生中有死,有點冷。看佛家經文,苦中有樂,有點熱。看儒家經義,規規矩矩,有點煩。

    那人便笑言,讀進去了些許,遠未讀出來,人在深山中,見山不見人,還不算好。

    隻是不等他看書更多,便有了那場一劍遞出、劍氣如暴雨的驚天變故。

    那一劍,真是至今想來,也會讓人覺得背脊生涼,肝膽欲裂。

    那人臨終之前,為了破開天幕,將這座主人更換多次的小天地與自己,一同送出家鄉天下,其實已經無力約束自己更多,便隻能與自己約法三章。

    歲月悠悠,所謂的約法三章,已經不再是什麽束縛,如今就隻剩下那一縷劍氣還在苦苦支撐。

    隨著這座天下的修道之人,闖入此地,像那武夫黃師,行事一個比一個肆無忌憚,一次次打碎木像,事後他又縫縫補補,重新拚湊起來,對那人僅剩的些許敬畏之心,便隨之消磨殆盡。

    老人隨便瞥了眼遠方。

    若是有人膽敢壞了他的這場觀心局,比如膽敢以蠻力鎮壓眾人,那就可以先死了。

    剛好拿來殺雞儆猴,好讓那些小崽子愈發相信此地,是某位遠古飛升境修士的修道之地。

    付出些代價,無非是消磨幾十年光陰積攢下來的表麵修為而已,對於他這種存在,光陰不值錢,砥礪道心,修行道法,才最值錢。

    有機會這麽做的,都沒這麽做。

    沒本事這麽做的,偏偏打腫臉充胖子,例如那個名叫詹晴的小侯爺,徒惹笑話,一步錯步步錯,注定是活不長久的,而且說不定會死得比較傷心傷肺了。

    例如死在某位螻蟻手上?

    或是幹脆安排一二,讓這個小家夥,死在他那位心愛的白姐姐手上?

    ————

    白玉拱橋附近,已經沒有打鬥,變成了一場心境上更加凶險的亂戰。

    桓雲老真人以符陣環繞周身。

    白璧懷捧古琴“散雪”,十八顆壓勝花錢,亦是沒有收起的意思。

    一時間此地氣機漣漪,紊亂至極。

    不過也正好隔絕了其他所有修士武夫的窺探。

    六人站定之後,各有心聲交流。

    老真人桓雲,彩雀府孫清,水龍宗白璧。

    暫時來看,是隻有機會和實力活到最後的人。

    但是這三人,分明各有牽掛。

    孫清是武峮,以及那名弟子。

    白璧是詹晴。

    桓雲需要為沈震澤兩位嫡傳弟子護道。

    師門傳承,大道之上的未來道侶,自己的良知。

    所以這個局,對三人而言,都會是一個極其難熬的問心局,不輸其餘為活而活的任何人。

    桓雲不是沒有想過要,聯合所有人,一起對抗這座小天地的古怪規矩。

    但是太過涉險,很容易早早將自己置身於死地。

    相信孫清與白璧更是如此。

    有心無力,何況還未必有心。

    白璧率先開口,“先找那五人。”

    孫清微笑道:“找到了,又該怎麽講?”

    白璧換了提議,“那個黑袍老者,總得先找出來吧?”

    孫清搖頭道:“這種人,你以為找到了,便可以隨便殺?到時候是你白璧身先士卒,還是咱們這位神通廣大的小侯爺親自出馬?”

    很快就有兩人附議孫清。

    詹晴苦笑不已。

    自己在第一場廝殺當中,被眾人除之後快,誰都卯足了勁都要殺他。

    結果一個言行滑稽的老東西,竟然誰都要心存忌憚,看樣子,一時半會兒都不會對他展開圍殺狩獵。

    桓雲猶豫了一下,提議道:“我們不殺人,隻取寶,並且這些寶物誰都不拿,暫時就放在山頂道觀那邊。”

    一位野修頭目冷笑道:“這還不是脫褲子放屁?最後能夠活下來的,就五個。給咱們手起刀落了,死了個痛快,還省去他們一份煎熬。”

    另外一位年邁武夫,點頭道:“早死晚死都是死,不如先解決掉一撥人,我們六人,半旬之內,每個人可以護住四五人,咋樣?”

    這兩人便是附議孫清的那兩位。

    詹晴說道:“五人太多。”

    那野修嘖嘖道:“你與這自家婆娘,反正身邊無人可用,就隻剩下兩個了,當然覺得多,按照小侯爺的想法,是不是留下兩人性命,才剛剛好?”

    詹晴抖了抖衣袖,無所謂道:“那你們繼續聊,當我不存在。”

    原本詹晴還想要提議,所有人先停戰,一起針對那五人,再談後續。

    看來是癡心妄想了。

    估摸著現在他詹晴無論說什麽,都是白搭。

    不談那得寶最多的五位。

    目前活著的,還有四十二人。

    白璧說道:“那就各留三人,但是事先說好,我與詹晴,可以再拉攏兩人,護住他們性命。”

    桓雲沒有說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