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七章 五至高,四仙劍,一白也(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36044更新時間:2020-04-27 09:32:21

    煉真最為後知後覺,她也最是無奈。

    煉真小聲問道:“我去待客?”

    大天師沒好氣道:“待什麽客,他是主人我是客人。”

    三座學宮,中土穗山,鎮白澤樓,白也在第五座天下打造的草堂……此人哪次不是反客為主,表現得比主人還主人,恨不得以主人身份拿出家底來幫忙待客。

    龍虎山天師府內宅禁地。

    此地禁製森嚴,猶勝符籙於玄的祖山。

    一個鬼鬼祟祟的老秀才偷摸而來,先不去摘星台,而是心中默喊幾遍,主人不應,就當答應了,給他直接來了大天師的私邸內宅,總算沒好意思直接跨門而入,而是站在前廳外,停步仰頭,懸有讚頌當代大天師仙風道骨、道德清貴的一副對聯,老秀才嘖嘖稱奇,真不知道天底下有誰能有這等生花妙筆。當代大天師也是個眼光好的,舍得摘下原先那副內容一般般的楹聯,換上這副。

    楹聯內容,口氣極大。

    道尊德貴法高通天,吾在此山中。羽衣卿相仗劍危坐,仙風契清涼,我不知道誰知道。

    鎮妖伏魔心係凡間,萬邪退散去。黃紫貴人懸印禦風,神骨壓五嶽,誰不修行我修行。

    橫批則是“天人合一”。

    若是入門再去中廳,就是那頭天狐的修道之地了。

    後廳則是當代大天師的問道之地。

    遙想當年,先生跟幾個弟子一個個在牆角根那邊喝了酒,拿手當扇子使勁散酒氣,就聊到了天師府的這頭天狐,有猜是九條還是十條尾巴的,也有猜測那狐仙,是不是有心想要與大天師結成道侶而求之不得的,最後便問先生答案,老秀才當時還名聲不顯,哪裏有錢去遊曆天師府,一些個說法,都是從野史雜書上邊搬來的,連老秀才自己都吃不準真假,又不好胡亂與弟子瞎掰,隻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教一個少年大失所望,後來老秀才成了名,出門都不用花錢了,自有人出錢,隆重邀請文聖去各地講學傳道,老秀才就專程走了一趟龍虎山,偏不乘坐那仙家竹筏渡船,選擇手持青竹杖,徒步大搖大擺上了山,當時天師府擺出那陣仗,真真了不得,前無古人不敢說,前無幾個古人,老秀才問心無愧。

    隻見當時那條神道兩旁,皆是黃紫貴人和各大宮觀、道庵的修道神仙,而且人人既驚且喜,驚訝的是文聖在這之前,從不踏足儒家學宮書院之外的仙家府邸,所以算是為龍虎山破例了,而且據說還是文聖主動與天師府遞交文書,饒是龍虎山這般道門聖地,都由不得修道人不欣喜幾分。喜的是當然是文聖駕臨龍虎山,而且當時正值再次贏過三教辯論,更有那接連兩樁驚世駭俗之舉,一樁是去往天幕,伸長脖子請那道老二往這裏砍往這裏砍,再就是辯論結束後,有請釋道兩祖落座。

    老秀才高居文廟第四神位,連贏兩場爭論,故而那時候文聖出人意料蒞臨龍虎山,以至於連大天師都破天荒親自在山門迎接。

    最終老秀才與當代大天師一起坐在那前廳,老秀才一邊以誠待人說著天地良心的肺腑之言,眼光卻一直斜瞥中廳,每喝一口茶,嘿嘿笑一聲。

    老秀才總算沒好意思徑直跨過門檻,轉去別處逛蕩起來。

    將龍虎山祖山當做了自家庭院一般,反正道理是有的,與主人太過客氣不算好客人。

    老秀才忍不住回望一眼楹聯和橫批,不枉費自己當年連刷子、漿糊都一並帶上山了,都不勞駕大天師費力張貼。

    什麽叫客人,這就叫貴客!

    去了那龍虎山祖師堂所在的道德殿,懸掛曆代祖師掛像,還有十二尊陪祀天君,除了首代大天師的兩位高徒之外,其餘都是曆史上龍虎山的外姓大天師。

    祖師堂內大柱上盤踞有八條符籙金龍,傳聞仙人隻要幫忙點睛,再噓以白雲,便有龍從雲生,出門去鎮壓一切入山犯忌妖邪。

    老秀才唏噓一番,龍虎山的開山祖師,確實豪傑,當年禮聖率領眾人遠遊征伐神靈餘孽,雖然成效不大,畢竟天外之大,無法想象,禁製之多,更是無比誇張,可其實慘烈廝殺是很有幾場的,龍虎山第一代大天師就是在歸途隕落,而此人的身死道消,又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龍虎山在後世,最終失去了“符籙為首”的說法,不過也絕對算不得符籙於玄乘人之危,大道補缺罷了。

    老秀才便在門外作了一揖,權當遙遙祭拜先賢。

    一口天井,名為鎮妖井,井口懸有一塊玉璞鏡。關押著被天師府各地鎮壓、拘押回山的作祟山精-水怪。

    天井四周圍有一圈白玉護欄,雕刻有雪白蛟龍在內的九尊異獸,是曆代天師府黃紫貴人煉化的雷電之精。

    一座從不開啟的大殿,大門上張貼有曆代大天師以信物天師印層層加持的一道符籙,傳聞裏邊鎮壓著無數凶祟邪魔。

    曆代大天師,一生中會有前後兩次鈐印,分別是在接印時與辭印時。

    大天師私宅後院,還種植有一棵樹影婆娑的千年老桂,高出院牆太多,老秀才在地上瞧了半天,還是沒能找到一塊石子。

    這棵桂樹,是大天師昔年仗劍遊曆寶瓶洲之時,偶然所得的一枝正統月宮種。用桂子釀造出來的桂花酒,埋在水雲間,拿來待客,山上一絕。

    至於那次跨洲遠遊,趙天籟當然是去砍那個一路遠遁的琉璃閣閣主粉袍客。是白帝城鄭居中的小師弟又如何,天籟老哥照砍不誤。

    龍虎山大天師背劍下山,本身就是一種對白帝城的遙遙威懾。當然那位懷仙老弟,也極少講究什麽同門之誼就是了。

    老秀才很少佩服他人的膽識,但是這個如今化名柳赤誠的家夥,相當可以,與那陸沉半個首徒的桂花島老舟子,是同道中人。

    惹過龍虎山大天師,挨過符籙於玄的一道龜駝碑符籙,在寶瓶洲好不容易脫困,又陸陸續續惹過小齊和小平安,還有道老大之一的李希聖,水神李柳……

    真是條好漢,真是個人才啊。

    他娘的下次見麵,先喊鄭居中一聲老弟,再喊你柳赤誠一聲柳兄都成。

    畢竟白帝城與文聖一脈,一向關係不錯。隻是老秀才再一想,就又難免悲從中來,與魔道巨擘關係好,

    敕書閣。

    是保存中土文廟聖賢、各大宗門仙府所贈送匾額、楹聯,儲藏各國皇帝聖旨詔文書信以及請神寶誥之所。

    閣內珍藏金書玉牒青章無數,文運之濃鬱,龍氣之充沛,用老秀才的話說,就是讓人隻看一眼就要轉頭不看,看不得看不得,看多了容易眼饞。

    老秀才突然有些神色尷尬,負責看守此處禁地的一位貌美女冠,麵容年輕,卻在天師府輩分極高,她本身就坐鎮小天地,加上是仙人境界,她敏銳察覺到老秀才的一絲氣象,立即現身在門口,打了個稽首,非但沒有與擅闖此地的老秀才興師問罪,反而以心聲輕聲問道:“文聖老爺,敢問左先生是否無恙?”

    老秀才跺腳道:“我這弟子豬油蒙心睜眼瞎啊。當年如何舍得對趙姑娘的那位嫡傳出劍傷人,將那劍仙胚子帶回龍虎山,與趙姑娘好好商量有那麽為難嗎?!”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罵過自己的弟子,老秀才這才再收斂神色,小聲安慰道:“左右那癡子還好,讓趙姑娘擔心了。”

    女冠鬆了口氣,笑道:“我那嫡傳,身為黃紫貴人,卻濫施道法,出劍無理,若是落在我手上,隻會責罰更重。”

    老秀才笑嗬嗬道:“我自個兒逛去,不耽誤趙姑娘清淨修道。”

    女冠輕輕點頭。

    龍虎山大天師,是她的兄長。

    其實天師府可謂枝繁葉茂的黃紫貴人們,絕大多數都不是真正的修道中人。所以輩分一事,比較特殊,分祠堂家譜和道牒輩分,更奇怪之處,在於後者需要遷就前者,而不是前者為後者讓道。所以她與趙天籟在兩個輩分上都一致,在龍虎山天師府極其罕見。

    老秀才離去後,還是有些痛心疾首,但凡左右稍稍開點竅,自己這位先生就要跟著小小沾光,勉為其難當那趙天籟的半個長輩了,那麽你左右的小師弟,豈不是就與龍虎山大天師是半個平輩?再使得落魄山與龍虎山成了半個姻親,這龍虎山還不得開心壞了?

    一座百花園。相傳是曆任大天師遊覽百花福地,福地花主和十二神主們精心培育的一本本花卉,作為禮敬天師府的禮物。

    有一座小雷池。位於一方巴掌大小的硯池當中,底部銘文第三雷池。此物看似不起眼,實則有第三池的說法,品秩僅次於倒懸山那座洗劍池,以及一座傳聞遺落在北俱蘆洲某地的雷池。

    一直被擱置在大天師書案上,天師府每年都會有開筆儀式,若是大天師閉關或是遠遊,就交由天師府黃紫貴人嫡傳,代為持筆“蘸墨”,書寫一封封金書符籙,除了自家之用,其餘或贈王朝君主,或送山上仙人。一張五雷正法符籙,無論是帝王君主用來轉手賞賜給山祠水府,鎮壓山河氣運,還是被宗門祖師堂賜給譜牒嫡傳,當做一件護身的攻伐至寶,都功效極為顯著,被奉為至寶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不談那幾座牽連眾多龍脈、山峰的山水陣法,光是那來曆不明、用途難測的二百仙蛻懸棺在崖,就是一種莫大震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