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四章 逢雪宿芙蓉山(2/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48728更新時間:2020-04-27 09:32:26

    崔東山施展出一門臨摹山河、畫卷鋪地的仙人大神通,好照顧某些境界不高的,看得更真切。

    賬房先生韋文龍兩眼放光,雙手在袖飛快掐指,心算不止。

    長命道友顯然也心情不錯,抿起嘴唇,笑眯起眼。

    曹晴朗疑惑道:“小師兄?”

    崔東山閑來無事,就原地踏步,耍袖子飛起,笑嘻嘻道:“你沒有猜錯,蓮藕福地不但躋身了上等福地,還會一頭撞到瓶頸上。曆史上有此造化的福地,不多的,如果我沒有記錯,大概隻有六座,都是許多山巔宗門籌備數百年的結果,比如符籙於玄一座下宗的百煉福地,為的就是讓福地額外多出些福緣。尋常山頭,小打小鬧,根本不做此奢望。”

    原來除了落魄山自家人的手段迭出,加上外人的贈禮太多太大,使得一座剛剛晉升上等福地的蓮藕福地,在不到半個時辰的短暫光陰裏,就已經到達了瓶頸。

    光是淥水坑青鍾夫人拿出那堆積如山的虯珠,就使得福地水運瞬間暴漲五成。

    此外,當年天下十人之爭,國師種秋得到了一樁仙家福緣,是一幅五嶽真形圖,種秋起先為了提防俞真意,還試圖銷毀此物,後來按照陸台的授意,打消了念頭,這些年來一直交給曹晴朗保管。曹晴朗詢問過種夫子和小師兄,一個當然願意拿出來,一個說用了無隱患,所以蓮藕福地,就出現了無需四國帝王君主敕封的大五嶽。至於元來的那份仙家機緣,埋藏金書玉牒在一座高山的山根,同樣擁有了浩然天下的山嶽雛形,隻是相較於五嶽真形圖顯化山頭,品秩低些。

    落魄山竹樓後的一座小池塘,變成了一座巨湖,一朵紫金蓮花搖曳生姿,一縷縷紫金光彩,緩緩流溢入湖,道氣彌漫水麵。

    浮萍劍湖十八座湖泊之一,與太徽劍宗的那座山峰,都已落地生根,逐漸與天地契合。

    此外還有趴地峰白雲一脈祖師,贈送的一座雲海,桃山一脈贈送的一片桃林,太霞一脈贈送了一朵火燒雲,還有指玄峰袁靈殿贈予的一盞白螺杯,落地大如島嶼,是一處天然小道場。

    裴錢皺眉道:“水滿則溢,一旦到了瓶頸又破不開,會壞事。”

    崔東山立即轉頭,朝裴錢豎起大拇指,“大師姐好眼光,有見地!”

    周米粒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懷抱金扁擔和綠竹杖,雙手飛快拍掌卻無聲。

    所謂的瓶頸,就是福地疆域,終究大小有定數,而昔年的觀道觀藕花福地,在七十二福地當中,又屬於地盤小的。

    一旦福地人間的天地靈氣過多,就會過猶不及,除了會影響到凡俗夫子的體魄和命理,還會引發種種天災人禍,例如水運過重,導致山河波濤洶湧,洪澇千萬裏,或是一輪大日懸而不去,日精璀璨,光照萬裏,持續燒灼福地,動輒幹旱個數年,煉殺萬物,月魄濃鬱灑落人間,使得陰冥鬼魅叢生,成群結隊遊曳夜間,或是拜月煉形一道的山澤精怪,蜂擁而起,大肆橫行人間。

    月盈則虧,是大道至理。許多福地出現“飛升”之人,根源就在於此。這些天之驕子,是天地寵兒,氣運加身,某種意義上,他們是不得不出,一旦強行滯留福地,要麽被天道碾壓,視為試圖篡位的亂臣賊子,淪落到一身氣數重歸天地,要麽就順勢離去,所以就有了曆史上一座座福地的水落石出,隻是有些反會招來橫禍,就比如劍氣長城的最後一任刑官,就因為一人破開天地禁製,招來浩然天下的修士覬覦,最終連累整座福地給打得稀爛。

    薑氏掌握的雲窟福地,則是出了名的地廣人多。哪怕砸錢不斷,隻是因為幾場修行引發的浩劫,使得雲窟福地從未到過瓶頸。而皚皚洲劉氏的寒酥福地,大概是人最少的一座福地,隻有劉氏專門培養的一大撥采玉人,常年勞作。也有其他宗門的女子譜牒仙師,會主動找到皚皚洲劉氏,成為不記名的采玉人,不計工錢,畢竟所謂的采玉,就是常年跟雪花錢打交道,大益修行。同時劉氏又擁有人數最多的一座福地,綠蔭福地,是一座劉氏一顆神仙錢都不砸入其中的下等福地,足足九千萬人口,一有修道之人僥幸躋身洞府境,就會被立即帶離綠蔭福地,外人隻知道是兩位術家祖師供奉的要求。

    崔東山當然有後手,絕不會讓福地瓶頸成為隱患,準確說來,是天底下隻會經營福地的人物之一,薑尚真對此早有準備。

    崔東山望向腳下人間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那裏有一棵柳樹,樹上掛有一幅卷軸。被崔東山伸手一抓,握在手中,解開纏繞卷軸的一根金色絲線,橫放身前,卷軸懸空,崔東山雙指一抹,畫卷瞬間攤開,畫麵不斷橫掠出去,最終露出一幅光是畫紙本身就長達百丈的萬裏山河圖。

    這是薑尚真贈送給福地的一份重禮,購自白紙福地一位老祖師,原本是他為雲窟福地量身打造的畫卷,落地生根之後,隻要福地空餘疆域,足夠廣袤,被沛然靈氣浸染個百來年,就會變成千真萬確的山水。除此之外,先前被薑尚真圈禁起來的桐葉洲流民,絕大部分都在寶瓶洲走出福地,其中練氣士幾乎全部離開,卻剩下二十餘萬的老百姓,不知薑尚真用了什麽法子,多半威逼利誘皆有,最終選擇留在福地,聽候“老天爺”發落。

    這是兩樁名副其實的雪中送炭之舉,萬裏山河畫卷是如此,二十萬魂魄齊全的凡俗夫子,更是如此,他們隻要在此繁衍生息,開枝散葉,就能夠將一座“白描”福地重新彩繪幾分。

    魏檗由衷讚歎道:“比起周供奉,我自愧不如。”

    身為玉圭宗宗主和薑氏家主,薑尚真為落魄山可謂鞠躬盡瘁到了極點。

    當供奉當到這個份上,就連崔東山都想要送給周肥兄一塊“義薄雲天”的金字牌匾。

    好像不管做什麽,薑尚真隻要用心,就都很出類拔萃。

    唯一的“假公濟私”,就是薑尚真為自己留了一小塊地盤,一截柳枝,落地即成蔭,大概是想要以後方便攜美人來此郊遊。

    有了憑空多出的萬裏山河之後,原本大體上趨於凝固的福地靈氣,就又開始自然流轉起來,往那些“空白”山河湧去。

    朱斂笑嗬嗬道:“周供奉確實是個妙人,人間少有。”

    然後朱斂笑望向裴錢,裴錢有些疑惑。

    朱斂解釋道:“周供奉當年與我一見如故,切磋一門道法,旗鼓相當,但是最後輸給了你,而且周供奉輸得心服口服。”

    裴錢想了想,嘀咕道:“都什麽跟什麽啊。”

    周米粒輕輕晃著小腦袋,算是與裴錢敲了敲門打招呼,裴錢伸手按住她的腦袋,輕聲道:“別說老廚子胡說八道,沒有的事。咱們竹樓一脈,個個以誠待人。”

    在裴錢早年的小賬本上,劃分出了許多陣營鮮明的小山頭,比如她和暖樹姐姐,小米粒,當然屬於最最嫡傳的竹樓一脈,看門一脈有鄭大風和元來,騎龍巷一脈有石柔那些看鋪子的,還有走樁散步夢遊一脈……

    崔東山說道:“接下來撿錢算賬一事,就有勞長命掌律和韋先生多跑幾步路了,泓下回頭帶上雲子一起幫忙,身在福中不知福,躺著享福不做事,當然不是個事。”

    泓下輕聲道:“泓下領命。”

    陳靈均說道:“算我一個。”

    崔東山笑望向這位走瀆成功走路有點飄的陳大爺,“那就算你一個?要不要拉上你那位本家兄弟一起?”

    這趟北俱蘆洲之行,陳靈均橫穿一洲往返一趟,走瀆可謂小心翼翼,可那斬雞頭燒黃紙結識好兄弟的勾當,倒是膽子賊大,半點不含糊。

    陳靈均縮了縮脖子,一大步橫移跨出,再一大步靠去,雙腳並攏,於是就站在了暖樹這個笨丫頭身邊,試探性說道:“那還是算了,吧?”

    崔東山不再理睬這個落魄山膽識所在的扛把子,先有“打架沒贏過,吵架沒輸過”的老舟子,後有“我師兄是鄭居中”以及“我與陳平安是至交好友”的柳赤誠,如今又有大罵阮邛不要臉、兩次拍肩陸沉、還與斬龍之人稱兄道弟的陳靈均,一個個都他娘的是人才,還是可遇不可求的那種。

    這等看遍浩然天下也寥寥無幾的豪傑人物,落魄山能夠占據其一,連崔東山都覺得挺有意思。

    崔東山轉去與曹晴朗說道:“那條龍舟渡船,可以拿來此地修補,如果你覺得劉重潤那邊合適的話,可以讓她帶著一些性子沉穩的嫡傳弟子,來這邊揀選兩三處山頭修行,隻是事先說好,甲子之內,除了劉島主可以自由出入,嫡傳們就不要隨便走動了。”

    崔東山抬起雙手,抖了抖袖子,伸手指向兩處,“比如這兩個地方,水運極多,就可以讓給珠釵島劉重潤。”

    一處是濟瀆靈源公沈霖贈送的一部分南薰水殿,還有一條龍亭侯李源贈送的溪澗。

    那條名為翻墨的龍舟渡船,先前返回牛角山渡口的時候,已經搖搖欲墜,破碎不堪,光是修繕所需神仙錢,其實就已經超過龍舟本身價值。劉重潤倒是想要買走這條龍舟,當不成山上渡船,當是留個紀念,可以停泊在水殿內,不曾想落魄山婉拒此事,說要修舊如初,劉重潤本就是好心好意,想要讓落魄山少些錢財損失,既然落魄山不介意,她也就懶得多此一舉。

    但是在落魄山的賬房議事,對於遠在別洲的雲上城,以及近在眼前的珠釵島,哪怕雙方都是小仙家,可其實落魄山相當念人家的好。

    曹晴朗點點頭,沒有異議。

    落魄山想要在大爭亂世和太平盛世都屹立不倒,想要有一份千秋基業,不但要與大宗門結盟,互利互惠,還要盡量讓珠釵島、雲上城以及彩雀府這些暫時氣候不顯的仙家,跟隨落魄山一起壯大起來。而且絕對不能隻以利相交,落魄山,錢要掙,香火情要掙,人心更要掙!

    崔東山說道:“我今天比較指手畫腳,是例外,關於這座蓮藕福地,以後都隻會由著你拿大主意了。你願意與人商量就商量,不願意就自己放開手腳去做。既然先生相信你,我就相信你,所以你不用介意我如何想,咱們平輩,沒必要,隻是你就不要讓先生失望了。”

    曹晴朗與小師兄作揖致謝,其實心情並不輕鬆。

    崔東山突然對朱斂笑問道:“我今兒行事比較出彩,老廚子不會不高興吧。”

    朱斂笑道:“能者多勞嘛。做多錯多尚且人莫怪,何況崔小先生是做多對多。”

    崔東山收回視線,俯瞰人間,“一直砸錢又砸錢,總算可以掙錢嘍,時來運轉,好兆頭,大好兆頭!”

    世間每一座到達瓶頸的上等福地,就真是一個財源滾滾的聚寶盆了,手握福地的“老天爺”宗門、豪閥,隻管盡情搜刮那些應運而生的天材地寶,帶離福地。

    一些福地本土修道之人,也可以順勢打破樊籠,被帶離福地,成為“天外”仙府的祖師堂譜牒仙師,這就是許多福地書籍上所謂的“得道飛升,位列仙班”。

    這就是福地持有者,以天地靈氣,或者說實打實的神仙錢,用來換取一位位貨真價實的神仙。

    而且此舉,不損大道,不壞地利,不傷人和。

    最後,朱斂拉著反正無事可做不如在此散心賞景的魏山君,一起繼續坐鎮天幕,負責盯著那幅畫卷,長命道友和賬房先生韋文龍開始遠遊撿錢。

    崔東山帶著裴錢,米老劍仙,以及一個可有可無的泓下,一起離開福地。

    曹晴朗悄然去往南苑國京城。

    童生,秀才,舉人,狀元,都是曹晴朗的功名。

    曹晴朗昔年參加南苑國科舉,一路勢如破竹,鄉試得解元,會試得會元,殿試得狀元,成為藕花福地曆史上第一個連中三元的讀書人。

    連夫子種秋都哭笑不得,這可是曹晴朗憑自己本事掙來的一連串功名。

    所以曹晴朗後來離開,成為南苑國京城官場的一樁天大懸案。

    當年在那中土神洲禮記學宮,遇到師祖身份的文聖老先生,老秀才從種夫子那邊聽聞此事,大喜過望,差點沒當場燒三炷香,說了不得了不得,好一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咱們文脈牛氣衝天啊,做學問的,下棋的,喝酒的,練劍的,寫字的,練拳的,言語得體的,哪個不天下無敵,然後如今連唯一美中不足的功名一事上,都揚眉吐氣了!

    崔東山留在了落魄山,泓下戰戰兢兢跟在一旁。

    裴錢和米裕則一起徒步去往牛角山渡口,一南一北,裴錢要乘坐渡船去南嶽地界戰場,米裕則走一趟北俱蘆洲彩雀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