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一章 老了江湖(3/5)

作者:微風小說網字數:33254更新時間:2020-06-04 08:18:55

    然後轉頭與陳平安埋怨道:“陳公子,下次再來天闕峰,別這樣了,禮物好是好,可如此一來,就真像是做客一般,陳公子分明是回自家山頭啊。”

    裴錢坐在一旁,聽得一愣一愣的,陸老神仙確實會聊天,一如當年,風采依舊。

    到最後,陸雍才好像後知後覺,望向那個發髻紮成丸子頭的年輕女子,依稀可見她當年小時候的幾分眉眼。

    陸老神仙記得很清楚,當年陳平安身邊跟著個黑炭小姑娘,那會兒陸雍就覺得十分古怪,隔斷山上山下的天闕峰護山大陣,是一座雲海,登高之時,身陷其中,除非是陸雍這般的元嬰,不然哪怕是金丹客,都要如墜雲霧,看不清任何景色,可那個黑炭小姑娘就一直拿著根行山杖,拾階而上的時候,咄咄咄敲擊台階,不斷四處張望,要麽就是偷偷打量陸雍,而每當陸雍轉頭或是剛要轉頭,小姑娘就立即隨之轉頭,那會兒陸雍就篤定古靈精怪的小丫頭,是一棵修道的好苗子。

    問題還不止這個,陸雍越看她,越覺得麵熟,隻是又不敢相信真是那個傳說中的女子宗師,鄭錢,名字都是個錢字,但畢竟姓氏不同。所以陸雍不敢認,何況一個三十來歲的九境武夫?一個在中土神洲連續問拳曹慈四場的女子大宗師?陸雍真不敢信。可惜當年在寶瓶洲,無論是老龍城還是中部陪都,陸雍都無需趕赴戰場廝殺搏命,隻需在戰場後方潛心煉丹即可,所以隻是遙遙瞥見過一眼禦風趕赴戰場的鄭錢背影,當時就覺得一張側臉,有幾分眼熟。

    陳平安笑道:“陸老哥,實不相瞞,我這個弟子,每次出門在外,都會用鄭錢這個化名。”

    陸雍趕忙起身,竟是鄭重其事地打了個道門稽首,“眼拙了,是貧道眼拙了,見過鄭……裴大宗師。”

    裴錢隻好起身抱拳還禮,“陸老神仙客氣了。”

    薑尚真當時看著道破天機後滿臉笑意的年輕山主,在那一刻,陳平安就像個書香門第裏的長輩,一場科舉落幕後,在與某個久別重逢的官場好友,忍得住笑聲忍不住話語,於是來了那麽一句,“家中晚輩頑劣不堪,才考中榜眼,前途一般不成材啊”……

    而這些事情。

    陳平安這個當師父的也好,薑尚真這個外人也罷,現在與裴錢說不說,其實都無所謂,裴錢肯定聽得懂,隻是都不如她將來自己想明白。

    因為落魄山和下宗,接下來就該輪到一大撥孩子的成長、以及某些年輕人的迅猛崛起了。

    離開天闕峰之前,薑尚真單獨拉上那個惴惴不安的陸老神仙,閑聊了幾句,其中一句“桐葉洲有個陸雍,等於讓浩然天下修士的心目中,多出了一座屹立不倒的宗門”,薑尚真看似一句客氣話,說得那位差點就死在異鄉的老元嬰,竟然一下子就淚水直流,好像曾經年少時喝了一大口烈酒。

    按照約定,雲舟渡船緩緩去往寶瓶洲東南方向,薑尚真交給陳平安一枚渡船大陣樞紐印符,先前薑尚真正是靠這個,才能極快趕到蜃景城,隻不過此舉,比較吃錢,需要消耗大筆穀雨錢,陳平安就沒打算收下,薑尚真就隨手丟出渡船,給陳平安一抓馭在手中,再讓薑尚真和裴錢護著渡船和所有孩子,陳平安頭戴鬥笠,背劍身後,腰係養劍葫,深呼吸一口氣,單獨禦風去往彩衣國。

    故地重遊。

    第一次充滿了陰煞氣息,宛如一處人煙罕至的鬼蜮之地,第二次變得山清水秀,再無半點煞氣,如今這次,山水靈氣好像稀薄了許多,所幸熟悉的老宅依舊在,還是有兩座石獅子鎮守大門,依舊懸掛了春聯,張貼了兩幅彩繪門神。

    在這個夕陽西下的黃昏裏,陳平安扶了扶鬥笠,抬起手,停了許久,才輕輕敲門。

    開門之人,不是那個熟悉的老嬤嬤,是楊晃,身邊跟著妻子。

    陳平安抬手按下鬥笠。

    楊晃剛要說話,給妻子立即攥住袖子,楊晃便沒有開口言語。

    陳平安很快摘下鬥笠,笑道:“楊大哥,嫂夫人,很久不見。”

    進了屋子,陳平安自然而然關上門,轉過身後,輕聲道:“這些年出了趟遠門,很遠,剛回。”

    楊晃歎了口氣,點頭道:“難怪。”

    鬼魅之身的妻子鶯鶯,一腳重重踩在開口還不如閉嘴的丈夫腳背上。

    鶯鶯笑道:“我去拿酒,你們先喝著,再幫你們燒幾個佐酒菜。”

    陳平安笑道:“如果不介意,我來燒菜好了,廚藝還可以的。”

    楊晃大笑道:“哪有這樣的道理,信不過你嫂子的廚藝?”

    鶯鶯又是悄悄一腳,這一次還用腳尖重重一擰。楊晃就知道自己又說錯話了。

    一個外鄉人,一個倀鬼一個女鬼,主客三位,一起到了灶房那邊,陳平安熟門熟路,開始生火,熟悉的小板凳,熟悉的吹火竹筒。鶯鶯去拿了幾壺存了一年又一年的自釀酒水,楊晃不好自己先喝上,閑著沒事,就站在灶房門口那邊,挨了妻子兩腳過後,就不知道如何開口了。

    陳平安坐在小板凳上,手持吹火筒,轉頭問道:“楊大哥,老嬤嬤什麽時候走的?”

    楊晃說道:“好些年了,不過還好,除了惦念你怎麽總也不來,沒什麽牽掛。走之前,還叮囑我和鶯鶯,不要忘記年年釀酒,怕你哪天來了,喝不夠。”

    陳平安說道:“那我回去的時候,多帶些酒水。”

    楊晃猶豫了一下,“別多想,都還好。”

    陳平安點點頭,突然站起身,歉意道:“還是讓嫂子燒菜吧,我去給老嬤嬤墳上敬香。”

    小墳頭離著宅子不遠也不近。老嫗當年說過,離太遠了,不舍得。離得太近,犯忌諱。

    在孤零零的墳頭,陳平安上了三炷香,直到今天看了墓碑,才知道老嬤嬤的名字,不好也不壞的。

    楊晃原本還有些擔心陳平安,但是從頭到尾,就像楊晃先前自己說的,都還好。

    回了宅子,桌上還是白碗,不用酒杯。陳平安喝酒還是不快,跟楊晃都不是那種喜歡勸酒敬酒的,但是雙方都沒少喝,一般不喝酒的鶯鶯也坐在一旁,陪著他們喝了一碗。

    陳平安一邊小口喝著酒,一邊與楊晃聊天拉家常,問了些昔年那位劉太守和劉高華的事情,原來那位擔任清州刺史的劉大人,在官場平步青雲,先前都做到了彩衣國的戶部尚書,如今已經告老還鄉了,劉高華這家夥辛辛苦苦,考了個同進士出身,但是後來仕途不順,就幹脆辭官了,繼續遊山玩水,等到一打仗,反而靠著祖蔭,主動為官,去了彩衣國兵部任職,後來更是去了大驪陪都的六部衙門任職,官不大,但是按照慣例,一個大驪朝廷的六品官,就等於藩屬國的三品大員了,劉老尚書前些年一直想著劉高華回彩衣國朝廷任職,去戶部先當個侍郎,不說什麽報效故國家鄉朝廷,好歹撈個一門父子兩尚書的官場美譽,隻是劉高華死活不樂意,讓老尚書氣得不輕。至於老尚書的大女兒,一個歲數老大不小的老姑娘,嫁了個窮書生,至於小女兒劉高馨,運氣差了些,當年成為神誥宗的嫡傳弟子,可惜在大戰當中,差點被打斷了長生橋,受傷極重,因為戰功,得以保留宗門嫡傳身份,養傷後就下山回到家中,雖然跌境厲害,年紀輕輕就一頭白發了,可在彩衣國還是掛了個供奉頭銜……

    陳平安都一一記下。

    不知怎麽的,聊到了劉高馨,就聊到了同樣是神誥宗譜牒出身的楊晃自己,然後就又無意間聊到了老嬤嬤年輕那會兒的模樣。

    陳平安想了想,神色恍惚,無法想象。

    這一頓酒,喝了足足一個時辰,陳平安沒醉,其實喝酒還沒他多的楊晃,倒是醉了個七葷八素。

    這一夜,陳平安在熟悉的房間內休歇了幾個時辰,在後半夜,起床穿好靴子,來到一處欄杆上坐著,雙手籠袖,怔怔抬頭看著天井,雲聚雲散,偶爾收回視線望向廊道那邊,好像一個不留神,就會有一盞燈籠迎麵而來。

    大清早,陳平安返回屋子,背劍戴鬥笠,養劍葫裏已經裝滿了酒水,還帶了好多壺酒。

    陳平安與夫婦二人告辭,說要去趟梳水國劍水山莊,請他們夫婦一定要去自己家鄉做客,在大驪龍州,一個名叫落魄山的地方。

    楊晃答應下來,說一定會去。

    昨天酒桌上,楊晃喝酒再多,還是沒聊自己曾經去過老龍城戰場,差點魂飛魄散,就像陳平安始終沒聊自己來自劍氣長城,差點回不了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